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词鉴赏

古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邻里相送至方山》诗词鉴赏

《邻里相送至方山》

  南北朝:谢灵运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邻里相送至方山》古诗简介

  《邻里相送至方山》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分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写自己将出任郡守,因与邻里有旧情而不忍分别。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写行程中的所见,表达诗人本不欲迁外郡,而朝命难违,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只好扬帆上路。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就题意言是点明与邻里告别之主旨,写的是对朋友的勉励和叮嘱。这首诗运用比兴,且情与景的结合紧密自然。

《邻里相送至方山》翻译/译文

  自己奉王命离开京城去永嘉赴任,希望到那里后能安适地居住下来。

  当船要趁着潮水解缆出发的时候,我却因留恋故人而不忍离去。

  船在行驶中靠近了析析作响的凋败的树林,又看到秋月在放射着皎洁的光芒。

  本来就因有怀旧之情,容易感到心中充满哀伤,现在又看到衰林、秋月,内心的悲愁就更加难以遏制了。

  自己因久病而断绝了对于生活方面的追求。自己本来个人欲望就很少,所以现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足。

  我是想借永嘉郡永远隐居下去,哪里是只离开你们一年半载去做官呢!

  希望你们努力做到天天进步,并经常来信以安慰我的寂寥。

《邻里相送至方山》注释

  ⑴方山:当时皇都建康(今南京)附近的一个山名,山呈方形,山下有河水码头,亲友常于此送别行人。

  ⑵抵役:敬奉朝命赴外地任职。只,敬也。皇邑(yì):京城,指刘宋都城建业(今南京市)。

  ⑶憩(qì):休息。瓯越:指水嘉郡。永嘉一带在汉代地属东瓯,东越王摇曾在那里建都,故称瓯越。

  ⑷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指开船。及:乘。

  ⑸怀旧:留恋老朋友。

  ⑹析析:风吹树木的声响。就:靠近。

  ⑺皎皎(jiǎo):光洁的样子。

  ⑻含情:这里指怀旧之情。盈:满。

  ⑼遇物:指一路上遇到的衰林、秋月。

  ⑽积疴(ē):多年患病。疴,病。谢:绝。虑:思虑、谋求。

  ⑾寡欲:少欲。阙:同“缺”。

  ⑿资:借。此:指永嘉郡。幽栖:隐退屏居。

  ⒀岂伊:岂惟。

  ⒁日新:一天比一天进步。《周易》屡见,如《大畜》云:“日新其德。”《系辞上》云:“日新之谓盛德。”又《礼记·大学》引汤之盘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进德修身之意。

  ⒂音尘:音信,消息。寂蔑(miè):寂寞。

《邻里相送至方山》创作背景

  谢灵运是晋代世家大族名将谢玄的孙子。在当时门阀制度下,他作为豪门世族的后裔,不仅拥有大量财产,而且政治上影响也很大。尽管宋武帝刘裕出身不够高贵,倚仗兵权在握才篡夺了晋室天下,做了皇帝,但他对当时的豪门世族还是要拉拢敷衍的。所以在刘宋开国以后,谢灵运虽未身居显要,却依然在朝任闲散官职,名气还是很大的。等刘裕一死,少帝即位,由于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谢灵运终于受到排挤,于永初三年(422)农历七月出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太守。这首诗便是写他离开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于京城东面大约五十里的方山码头上船,与送行的亲友告别时的具体情景和思想活动的。

《邻里相送至方山》整体赏析

  前人谈谢灵运,都认为他是山水诗人之祖。而山水本自然景物,观赏者角度不同,思想感情每个人都不一样,同一风光,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就未必面貌相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谢灵运写山水诗,贵在其善于用精美准确的词句客观地刻画出山水景物奇异而微妙之处,有似看细腻的工笔画。然而这种精心刻意的描绘,又与他一生复杂多变的政治处境和矛盾纠缠的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同为山水诗,他的作品既不同于鲍照,也不同于谢朓。而谢灵运诗的真正特点,在于他能用深细的笔触来摹现其内心微妙的感情。即如现在要介绍的这首诗,就不是山水诗,而是一般的赠别抒情之作。表面上虽语多旷达,骨子里却是恋栈朝廷的,作者终于用凝炼而微带生涩的语言把这一真实而隐曲的思想给勾画出来了。这就是谢灵运诗值得借鉴的地方。

  此诗共十四句,前四句和中四句各成一小段落,末六句自成起讫,而这六句中,每两句又各为一层意思。其中最难讲的是中间“析析就衰林”四句,自闻人倓《古诗笺》至近人许多注本,几乎没有一位把它讲透了的。开头四句写自己将出任郡守,因与邻里有旧情而不忍分别。第一句是说由于敬承王命而服役赴郡,故出京远行。第二句是说要去的目的地。永嘉在今浙江,古瓯越之地。“相期”的“相”,虽有互相、彼此之意,却不一定有对方存在。这里的“相期”只是期待、打算的意思。“憩”本是休息、止宿,这里用得别有涵义。作者到永嘉是去做官的,不是去度假的,到任之后,根本谈不到“憩”,而应该是勤于公务。而作者却用了个“憩”字,言外之意,作者被朝廷外迁并非受重用,而是投闲置散;而作者本人也并不想在外郡有所建树,只是找个偏僻地方休息休息。这就是下文“资此永幽栖”的“根”。把做官看成“幽栖”,并且想长此以往地生活下去,这就是反话,就是牢骚。事实上,谢灵运本人原是不甘寂寞的。接下去,作者写船要解缆启程了。这句是说自己要离京出发了。但第四句又一转,说由于怀念亲旧而不忍离去,所以一时还未能出发。这种欲行又止的描写并非纯粹指行动,因为船终于还是解缆出发了;而是写心理活动,即该走了却不想走,不想走又不能不走。表面上是与邻里亲友依依不舍,实际上是对“皇邑”的恋栈。读下文自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41468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