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3)

古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篇三:《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就是围绕这一目的安排的一节活动鉴赏课。

  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2.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运用互联网进行搜索,提高电脑运用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八年级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输入文字、下载和保存内容、进入互联网搜索自己所希望获得的信息,能查找并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完成分门别类辑古诗任务,组长搞好协调。

  (3)学唱古诗词歌曲

教材分析: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它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典文化的激情,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之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古诗词教学,能给诗歌教学一种全新的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2)分门别类编辑古诗词,增强学生综合审美、动手等能力;

  (3)诗词歌唱与绘画欣赏,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

  (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对古诗词相关内容的查找和编辑、感悟和理解。

  2、提高写作、口语交际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小组辑、品、诵古诗词,启发学 生在动手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感受古典,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大明宫词》)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价值观念,还有音韵美、节奏美和绘画美。今天,就让我们在这个古诗的国度里漫步,让我们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学习他们的旷达胸襟。

  二、分门别类辑古诗

  各小组分别展示从互联网中搜集到的选定的主题内容:关于四季、思乡、动物、植物、地名、颜色等的古诗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示例,示意学生诵读)

  三、诗词接龙用古诗

  各小组展开竞赛,检查学生诗词积累情况。

  四、诗情画意品古诗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的一种境界,下面我们来猜一猜,看看这几幅画描绘的是那首诗的意境?(出示幻灯片,学生举手回答,答对即加分。)《竹里馆》《静夜思》《次北固山下》《游子吟》《天净沙?秋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

  五、别出心裁赏古诗

  根据精美的散文猜古诗词,答对即得分。

  《江 雪》《枫桥夜泊》

  六、诗苑漫步乐其中:诗词知识竞赛,了解诗词知识。

  1、古诗猜谜

  2、前几年颇流行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就出自李白的一首诗。你知道哪首吗?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和地理上何种现象有关?另外,“平地三月花,深山四月花。”为什么平地与深山中开花时间不同呢?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千古名句,但却不是吟咏梨花的,你知道它是咏何物的吗? 请再说一首咏此物的名句。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何物的?你能再吟一首含此物的诗吗?

  6、清·,诗中“纸鸢”我们称作什么?

  7、唐·,九月九日为民间什么节?我们称“茱萸”为什么?悬挂门前有什么之说?

  8、流行歌曲中《涛声依旧》中有句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句歌词依据什么而创作?

  9、请说出“初唐四杰”的名字。

  10、唐代的“诗仙”、“诗佛”、"诗圣"、“诗鬼”?

  七、醉月听花唱古诗

  (1)听歌猜名 :音乐与文学永远都分不开,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许多作品都被当时人们改编成音乐进行传唱,在传媒更为发达的当代,改编古人诗词的佳作也不少。请同学们聆听音乐,猜猜这些歌曲分别出自哪位诗人或词人的哪一部作品?(用幻灯片向全班展示歌曲,点学生说出最喜欢的曲子)

  (5)同声高歌 师:听了以上歌曲,不少同学“心有戚戚焉”,就让我们也唱起来吧!(全班学唱根据李之仪《卜算子》改编成的歌曲《思君》)。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种)

  1、给古诗词谱曲(可串谱或找音乐教师帮助),或写一则对某首诗的理解;

  2、将本节课收集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编辑成册,以32开版式打印;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别开生面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同学们对中华古诗词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提高了诗词鉴赏、审美、品味能力。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同学们通过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作品的欣赏和诗歌传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特别是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合作探究意识。 总之,这次活动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计,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几乎退居幕后。这样的课堂,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充分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对他们持续发展以至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50059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