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石门岩上宿古诗赏析

古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石门岩上宿

  [南朝]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乌呜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①?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②。

  【注】①芳醑(xu):芳香的美酒。伐:赞美。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成池,唏汝发兮阳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唏发,晒干头发。

  1.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搴”“弄”等动作描写和“畏”等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秋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3分)

  2.“朝”一“暝”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悠闲隐逸生活的喜爱;“搴兰”“宿云际”“弄石上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巾间四句表现诗人对山中夜景的欣赏和感悟;“谁与伐”“徒唏发”表明无人和自己一起欣赏此种美景,因而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遗憾。(答对3点给满分)

  赏析

  开头四句,便有许多精彩。欲写夜宿,先说朝游,笔调来得舒缓。劈头而下、突兀而起,也是一种写法,但那比较适合激烈冲荡的情绪。像这诗要表达幽深情趣,便需缓缓引入。好似游山先渡水,才觉得味道悠长。但前二句不仅是个入题的铺垫,也是诗情的动因。“朝搴苑中兰”,语出《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恐怕它在霜露中凋残,而采摘把玩,这是隐喻的写法,包涵着珍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的意味。谢灵运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贬出永嘉,辞官暂隐,在于他是很难接受的人生挫折,难免有才智之士不能为世所容的怨艾与自怜,这情绪便在“朝搴苑中兰”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因此乃有暮宿石上、流连光华的举动。倘无前二句,全诗就变单薄了。后二句中,“云际宿”一则略带夸张地写出石门别墅所在之高,又暗用《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待)兮云之际”诗意,透出孤独无侣、似有所待的怅惘。归结到“弄此石上月”,一个高洁多情,极富美感的形象。“石上月”不是天上月,那是流动着的如水如雾的一片,那是轻柔宛曼的乐章。石的清凉,诗人的忧郁,都写在这音乐中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6620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