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成语故事图片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成语故事篇一:见猎心喜

  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他的弟弟程颐也是著名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程颐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

  有个名叫周茂叔的朋友听到了这话,特地去对程颢说:“你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如此。千万不要说得那么容易。我看你不是不喜爱打猎,而是把这种心思隐埋起来罢了。说不定哪一天这种心思萌发起来,你还是会像年轻时一样,高高兴兴地去打一阵子猎的。”程颢对周茂叔的话末置可否,只是哈哈大笑了一阵。

  周茂叔的这席话,在十二年后得到了验证。一次程颢外出归来。在田野里见人打猎,顿时想起了打猎的乐趣,高兴得手痒起来。但他忽然回忆起周茂叔说过的话,便硬是压制了要打猎的欲望,径自走回家去。

成语故事图片

  成语故事篇二:桀犬吠尧

  “桀犬吠尧”由“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战国策·齐策六》)发展来,西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则云“桀之犬可使吠尧”。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也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劝谏。可吴王刘濞听不进去,邹阳便和枚乘等人一起投奔了梁孝王刘武。但是梁孝王的心腹公孙诡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邹阳等不少的坏话。梁孝王一怒之下便将邹阳关进监牢,并准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为自己辩白,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文《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大量历史上名人被疑甚至被迫害至死而实际上都是忠贞之士的事例,提醒梁孝王细察真情,重用贤才,不要冤枉好人。他还说道:“今人主(实指梁孝王)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极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土,则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梁孝王看了很受感动,便将邹阳释放出狱。

  “跖”,指“盗跖”;“由”,指许由,传说是个“高尚的”隐士。“桀之犬可使吠尧,跖之客可使刺由”,意思是暴君的狗可以听从指使去咬圣王,大盗的门客可以去刺杀高尚的人。后人从这里概括出“桀犬吠尧”成语,比喻奴才、走狗一心为主子卖命,不分是非,不分好歹,尽干坏事。

  成语故事篇三:黄绢幼妇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脩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脩:“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脩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脩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轎’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脩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075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