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清明节起源于什么?有哪些习俗?下文是相关儿童画清明节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篇1:清明节传说之清明根

  相传,古时候,岭南梅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位刘婆婆,她和孙儿庆明以染布为生。十五岁的庆明有些痴呆,常被人捉弄。

  这天,庆明和刘婆婆上山采做染料的草。采完后下山时,在半山腰差点和一个中年男人撞个满怀。那人行色匆匆,满身尘土,却脸色红润,步履轻盈。那人一抬头,看见庆明,惊呼起来:“哎呀呀,原来你在这里啊!”庆明傻傻地看着他,半晌才叫了声:“大哥哥……”刘婆婆赶紧对那人说:“先生认错人了吧?我看你面生,不像咱村的人……”那人笑了笑说:“对不起,大娘。我叫姚望,在山里住。”说着指了指远处。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山边不知何时搭起了一座木房子,周围还满是稀奇古怪的花草。

  “我知道你们祖孙生活困难,想帮你们一下。”姚望说着,拿出一块灰白的石头递给刘婆婆,“你回去把这石头磨成粉,加到染料里,染出来的布颜色会更加鲜艳漂亮。”刘婆婆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接过石头揣进怀里,拉上庆明就走。庆明几步一回头,有些依依不舍。

  还别说,姚望给的石头还真管用,染出来的布蓝汪汪的,人见人爱,姑娘小伙都喜欢得不行,连外乡的人也特意赶来买布,小染坊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为感谢姚望,刘婆婆经常拿些吃的用的上山,姚望每次都含笑收下。庆明对姚望特别亲,没事总是向他问这问那,姚望也不嫌麻烦,有问必答。

  这天,庆明又去找姚望,姚望问:“庆明,你的后脑勺是不是有个拳头大的疤?”庆明茫然地点点头,道:“你咋知道的?”姚望摆摆手,低声道:“因缘已至,时机未到。”庆明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自己玩去了。

  转眼到了春天,一连半月的阴雨天气,村里有人开始莫名其妙地发烧、咳嗽。大夫们开的药无济于事,服用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已经有人咳血而亡了。外面风传这个村子染了瘟疫,纷纷避开他们。刘婆婆和庆明不幸也染了病,庆明还好点,只是发低烧,刘婆婆则咳得没了人形。庆明都快急疯了,整天守着刘婆婆,直到姚望找上门来。

  一见姚望,庆明扑到他怀里大哭起来,求他想办法救救村里人。姚望问明情况后,不慌不忙地说:“庆明,你们两个到我那里住一段时间,我保证你俩没事。”庆明呆了半晌,蹦出一句:“那其他人呢?”姚望面无表情地说:“那不关我的事。”庆明的'倔劲上来了,咬着牙说:“那不行,要死一起死,要活一块活,我不走!”

  姚望沉吟道:“办法也不是没有,除非……”

  庆明焦急地问:“除非什么?”

  “除非你喝光染缸里的水!”

  庆明一听,二话没说,“蹬蹬蹬”跑到染缸前,舀起水就喝。

  水里浸满了染料,墨蓝一片。刘婆婆沙哑着嗓子叫道:“别喝染料啊,会死人的……”庆明犟劲一上来,哪里顾得上听刘婆婆的话。只见他如头水牛,一顿海喝。可他毕竟是个孩子,怎么能喝光一缸水?果然,庆明打了几个饱嗝,突然吐出一口水,两眼一闭,身体一挺倒在地上。

  刘婆婆见状,伤心地哭起来。姚望走过来,弯下身问道:“庆明是不是你正月初八从山脚捡回来的?当时他通体棕红,脸有胡须,后脑勺还有个拳头大的疤……”

  刘婆婆止住哭声,吃惊地看着姚望。十五年前,孤身一人的刘婆婆在山脚看见一个长相怪异的婴儿在啼哭,猜是遭父母嫌恶遗弃的,不由得心生恻隐,便抱了回来。这件事刘婆婆从未向外人吐露半句,如今姚望突然提起,难道庆明是他家里人,他要带走不成?庆明可是刘婆婆的心头肉啊。

  姚望看出刘婆婆的心思,大笑起来。霎时间彩霞缭绕,金光四射,只见一位菩萨端坐在祥云中,哪里还有姚望的影子?刘婆婆连忙跪地参拜。菩萨微笑着说:“我是药王菩萨,以施药救人为天职。十五年前,我带了块千年首乌去给观音祝寿。行至梅山时,首乌掉落摔到岩石上,擦破了点皮,我就把它埋起来,想过几日长好再挖不迟。岂料,几日后,我却再也寻它不着,原来它已遁走化为人形。”

  刘婆婆听得目瞪口呆。

  药王菩萨接着说:“庆明人虽痴,但心地仁厚,人品世间罕见。我非常喜欢他,本想把他带走,但见他俗缘未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待他醒来,让他从医吧。”

  话音刚落,祥云、菩萨倏地不见了。再看地上,有几筒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

  刘婆婆急忙去看庆明,死劲拍打他的脸,好半天,他才醒来。似乎刚刚美美睡了一觉,庆明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一骨碌爬起来。醒来的庆明就像脱胎换骨般,没有了丝毫的傻劲。

  刘婆婆摸摸他的额头,烧竟然退了,不禁喜极而泣。庆明双目炯炯有神地说:“我明白了,咱们用来做染料的草可以治大家的病,我现在就去煮!”说罢,当即用那种草烧了一锅水,让刘婆婆服用。刘婆婆闭着眼睛连喝三碗,当晚已经不咳了,第二天天未明就痊愈了。

  消息传开,村里人争相来讨水喝。庆明每天都去山上摘草,煮水,乐此不疲。喝了庆明煮的水,村民们的病很快都好了。那以后,大家都非常尊敬庆明。

  从此,庆明整天埋头研究医书,后来才知道,那种能做染料的草名叫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杀菌的作用。庆明听从药王菩萨的嘱咐,果真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良医。

  又是一年春天,梅山地区爆发了一场罕见的鼠疫。庆明带着几名徒弟每天马不停蹄地为村民施诊,终于累病了,久卧不起。有个晚上,他叫徒弟们将他抬到山脚一僻静处,并赶走了所有的人。第二天,当人们放心不下去看望时,发现床和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等到雨停时,人们发现,漫山遍野长满了板蓝根,根茎还比平常的粗壮。大家都说,是药王菩萨带走了庆明。庆明本来就是首乌托世,首乌的灵魂在根部,是他让板蓝根的根变得粗壮起来,这是他留给人间最后的礼物啊。

  从那以后,人们就有了嚼板蓝根的风俗。每当嚼着甘甜的板蓝根,人们就会想起庆明。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名医,人们把庆明走的那天定为一个节日,叫庆明节,板蓝根叫庆明根。再后来,人们觉得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就改为清明根,这个节日也就变成清明节并沿袭至今。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篇2:

  临近清明,雨水特别多,罗老太太的泪水也特别多。

  因为她那大有出息的儿子终于开着豪华小车回来了,带着大把大把的钱回来承包村里高速公路路基修建,同时给她买了一堆好东西说要好好孝敬她,还要将祖坟修葺得富丽堂皇。

  大家都说罗老太太好福气,生了个能干儿子,连国家工程都包得下。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曾看见她老罗家祖坟冒过青烟,每次听到这种话,罗老太太暗淡的眼睛就会充满闪闪泪光。

  罗家祖坟果然趁着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迅速冒出了青烟,不过是挖掘机和推土机的青烟。机器轰鸣声中罗老太太的天塌了,人倒了。

  “娘啊!”

  罗老板有点慌了,原来老娘天天念叨推坟山就是要她的命是真的,他开始后悔没有依着老娘把坟山头那片乱葬岗也挖出来一起迁葬。不过他问心无愧,自家祖坟已迁葬好了,而且其他坟头不管迁葬还是推平,他都进行了合理赔偿,他已为此花过了不少钱。

  罗老板觉得作为胜利村的一员他已做了该做的,漫无尽头的春雨已经严重耽误了工期,不能按期完工的后果是他最不能承受的。

  钱字当道的年代,谁还有精力去做无谓的沟通?一个人心里装满了钱,本就没有什么空间去装其他东西了。

  接下来的日子罗老板仍旧抓紧每一个停雨甚至小雨的日子站在遍地零散骨头上监工,罗老太太仍旧躺在医院的重症室输氧。

  虽然细雨绵绵,罗老太太毕竟还是醒了。

  罗老板百忙中亲自开着豪华小车把老娘接回村里时得到了绝大多数乡亲的认同和赞赏,在一片恭维声中罗老太太浑浊的双眼中再次浮现闪闪泪光。

  三天后,罗老太太死了。她只给儿子留了一句话,给世界流了一颗最深沉的泪。

  罗老板花大钱请了方圆最好的地仙,地仙果然有两下子,下葬的吉日居然春光明媚,罗老太太风风光光地葬进了新坟山。下葬时罗老板再次中气十足地哭了出来:“娘啊!”那一声哭喊,他手下人都准确地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也不知是新坟山的风水有问题,还是罗老太太心有怨念,接下来的日子里罗老板诸事不利:自己染上了伤寒不说,工地上也时不时有人出事。罗老板的霉运最终被一个大雨倾盆的深夜终结,那夜的泥石流掩埋了罗老板的材料库。罗老板又成了一无所有的罗记恩,一无所有的罗记恩在床上躺了三天。

  三天后,罗记恩拖着孤单的脚步看了旧坟山、看了亲自下令砍伐光的变形山坡、看了山坡下那片被泥石冲毁掩埋的房子田地,他的脚步最后停在了罗老太太的坟前,缓缓跪在泥泞的坟前,他慢慢地磕下了头,嘴里嚼着眼泪念着:“娘啊……娘……我错了……”

  没人知道罗记恩是什么时候离开村子的,只是都知道在他离开后咒骂他:动了村里的龙脉,气死了自己娘。总之他倒什么霉都活该!

  罗记恩离开没多久县里就派人来处理泥石流灾情了,遍地的零散遗骨也被捡起来厚葬。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故事——原来村里那片乱葬岗秘葬着当年战死在胜利村的几名解放军,掩埋时为了不被国民政府发现就没留坟堆,其中就有罗老太太的胞兄、男人和亲生儿子。罗记恩的亲生父亲正是当年的烈士之一,罗老太太临死前才将这守了半辈子的秘密告诉罗记恩……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篇3:清明节的故事来源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 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 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 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 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 19 年后回到了晋国,重 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寒食节暨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重耳做了国君, 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受封,带母亲隐居绵山去了。晋文公下令放火 烧山,想逼介子推带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上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清明节的故事儿童画】相关文章:

1.清明节的故事

2.清明节的故事传说初中

3.清明节的故事传说

4.清明节的故事500字

5.100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6.清明节的故事名字

7.清明节的故事100

8.清明节的故事简单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670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