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国过年的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年味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乡村每个角落里。下面小编整理的中国过年的故事,欢迎来参考!

中国过年的故事

  春节的由来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然而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然而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会穿艳丽的衣服带奇怪的面具来“跳神会”,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小编酷评:本人见过哦,小伙儿们真的很狂野!)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小编酷评:为了成为最勤劳、最幸福的人,奔跑吧,姑娘!)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的群众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小编酷评:不用挨家挨户去拜年了,省心又省力。)

  黎族:每逢春节到来,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会举行一次“春节围猎”。(小编酷评:围猎啊,多霸气的活动!)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小编酷评:非常环保的活动,值得提倡!)

  鄂伦春族:东北的鄂伦春族人,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分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小编酷评:又然而喝酒,又得叩头,小辈儿们的压岁钱可不容易拿呀!)

  中国守岁的传说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然而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然而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722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