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数学,它无处不在,它存在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1

  我们小时侯都曾梦想,长大以后要当上船长就好了。在茫茫的大海上,惊涛骇浪,你能顺利地指挥着船队驶向前方吗?好,让我们的双曲线来帮助你吧。它是大海的导航员。

  先来看一看原理。假如你站在广场上,广场的东西两侧各装有一只喇叭,并且放着欢快的音乐:

  北京的京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

  我站在广场上,听见第一只喇叭把金色的太阳传到耳朵后的半秒钟,又听到了第二声金色的太阳。由于两个喇叭离耳朵的远近不同,所以产生了听觉上的时间差。再换一个地方,是否还有这样歌声相差半秒的情形呢?实际上,只要人站的位置与两只喇叭的距离差与第一次一样就可以了.因此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点。这些点就构成了双曲线的一支。

  轮船航行在海上时,它就处于人的位置。岸上有两个无线电发射台,用电波代替了喇叭里传出的音乐。轮船行驶在某一位置时,就可以从接收的电波的相位差,测出轮船与电台的距离差,由此确定了一条以两个电台为焦点的双曲线。若再和另一对电台联系,可以确定出另一条双曲线,两条双曲线有一个交点,船就处于这一点上。这一切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因为有很多现代化的工具来帮助我们,你明白了吗?船长们就是这样来导航的。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2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四周随处可见,而它们的表面积也运用得十分广泛。如,在你家里地上铺地砖、木地板,在墙上刷的白漆,用玻璃做一个长方体的大鱼缸等等,都需要用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可是,在生活中该如何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呢?

  大家恐怕都知道,长方体表面积是“长×宽×2+宽×高×2+长×高×2”,正方体表面积是“棱长×棱长×6”。但是在生活中可不能就这样生搬硬套,因为书上告诉你的是一般情况,生活中不是这样,有时,可能不用六个面全算。比如,让你给教室刷漆,人们常识性的只会刷上、左右、前后五个面,而你把公式套上去后,就可能连地面也给刷了,这个要注意。下面还有一个实例。

  健身中心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50m,宽20m,深2.5m(也就是公式中所说的高),现在让你贴上瓷砖,需要多少瓷砖?

  首先,咱们得分析这道题,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既然是游泳池,肯定要求底面积,那就用长×宽求得底面积,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不铺上面呢?因为上面是水,铺上的话就不叫游泳池了。四周肯定也要铺,用宽×高×2+长×高×2就得出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地砖了。

  所以,其最终结果是1625平方米的地砖。还要注意地砖和游泳池面积的平方米是否一致,不一致还要换算单位。所以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只是“半成品”,这其中的很多情况是需要你仔细思考的。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3

  小舒看电视里做的乐乐球的广告,觉得乐乐球挺有意思,就跟爸爸妈妈说,她想要玩乐乐球。

  星期天,爸爸带小舒到玩具店买回了乐乐球。回到家,她急忙打开塑料袋,拿出来玩。可拿出记分卡后,她愣住了。心里想:“这怎么记分呀?”只见记分袋里装的是写着这样一些数的8张卡片:1、2、2、5、10、10、20、50。小舒急得喊:“爸爸,快来呀。”“干什么?”爸爸说着走过来。小舒指着卡片说:“你看这怎么记分呀?一次得1分,可就这么几张卡片也不够啊,是不是这袋子里装错了?我们快去商店换吧。”爸爸不紧不慢地说:“没有错,可以记的,你再仔细看看动动脑筋。”

  小舒皱起眉头,把8张卡片放在桌子上,看着,一会儿又动手摆了起来。突然眼睛一亮:“对了,爸爸我知道了。”小舒说:“你看,得1分时用1,得2分时把1拿回换上2,得3分时再加上1,得4分时拿回1,换上2,…… 这样用这8张卡片可以记100以内的所有分数,真有意思。”小舒高兴了。爸爸说:“那我考考你,48分怎么记?”小舒拿起1张写着20的卡片,又拿起2张写着10的卡片,说:“这就是40。”说完又拿起写着数字5、2、1的3张卡片说:“这些放在一起不就是48了吗。”爸爸笑了。

【有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相关文章:

1.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小学

2.生活中的数学故事有哪些

3.有关生活中数学故事

4.有关数学故事

5.失踪的正方形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6.数学故事: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7.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故事

8.趣味数学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79490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