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掩耳盗铃故事精选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浙江的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掩耳盗铃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掩耳盗铃故事精选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拓展阅读:掩耳盗铃的故事改编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姓范的大户人家,在和另一大户赵氏的争斗中落败了。小偷余某觉得机会来了,就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可是范家大门紧锁,院墙又高不可攀,根本进不去。忽然,他看见门廊上挂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余某高兴极了,觉得这钟一定很值钱,就准备把大钟背回家去。哪知这钟很沉,他怎么也背不动。余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把钟砸碎了,分两次背,不就能把它背回家了吗?于是,他赶紧跑回家拿锤子。

  锤子拿来了,余某开始砸钟,只听“咣”的一声,把他自己吓了一大跳。这时,他慌了:钟声响起不就等于告诉大家我正在偷钟吗?他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他喜不自禁。

  “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他立刻把身上的腰带解下来,搓成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他又开始动手砸起钟来。正砸着,大门突然开了,范老爷从里面跑出来,一把捉住余某,骂道:“真是狗胆包天!竟然大白天来偷钟,走,到官府去!”

  余某惊恐地哀求:“求求您了,千万别把我送官府。我可以到您家做一个月的苦工!唉,我以为捂住耳朵您就听不见了呢!”

  “真是个愚蠢的家伙!你捂住的是你自己的耳朵,又不是我的耳朵,我怎能听不见?”范老爷嘲笑道,“真是愚不可及!看来得给你上堂课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介质来传播,不管是固体的铜,还是液体的水都能传播声音。在无风的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4.4倍。”

  “真是想不到啊,声音的传播速度这么快呀!”余某惊奇地喊道。突然他灵机一动,说:“范老爷,如果我能求出声音在水中每秒传多远,您能饶了我吗?反正钟又没被砸坏!”

  “你想得倒挺美!如果分别把声音在空气中、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当成半径,你能求出这两个圆的面积,那我就饶了你,你只要把我的钟挂回原处就好;如果你求不出来,那就到官府去。” 范老爷毫不客气地说道。

  “好,没问题。幸好我前段时间刚学过圆面积的计算。”余某顿时高兴极了,开始认真地计算起来。

  “因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4.4倍,所以声音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340×4.4=1496(米),那么两个圆的面积分别就是3402×3.14=362984(平方米)和14962×3.14=7027370.24(平方米)。”余某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认真地计算。

  余某算了足足有半个时辰,总算把结果算出来了。范老爷没有食言,放了他。

  掩耳盗铃

  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180937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