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四字成语故事精选(2)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出奇制胜

  战国时期,有两个着名的将领,分别叫乐毅和田单。两个人各侍其主,都很会布阵打仗。

  有一次,两人碰巧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这个地方打仗。田单带领的是齐国的军队,乐毅带领的是燕国的军队。乐毅将田单牢牢地困在城中,为了减少伤亡,所以没有攻打。田单也没有半点放松,为了鼓舞士气,他和士兵们同吃同睡。

  三年时间过去了,田单快要支持不住了。正在这时,燕国的国王去世了,新国王即位。于是田单灵机一动,想了一个转败为胜的好办法。

  田单先让人去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的坏话,新国王听到传言后不问青红皂白,很快就把乐毅的将领之职撤了。乐毅知道撤职后凶多吉少,就动身逃到赵国去了。

  田单见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便再次派人到燕军中去散布谣言说:“即墨人最怕被别人挖祖坟。祖坟一挖,他们就会军心大乱。”田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出燕军现在的将领是个无能的小人。果然不出所料,听到这样说,燕军的新将领真的派人去挖即墨人的祖坟。结果即墨的军民非常气愤,非跟燕军拼命不可。如此一来,燕军打仗的士气,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

  田单看到打仗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假装向燕军投降的样子。燕军的新将领居然真的以为是挖祖坟有效,高兴地疏于防范。受降时,田单命令士兵们在牛角上绑上刀子,在牛尾上绑上鞭炮,用彩色的绸缎包住牛的全身。当齐军走到燕军的附近时,田单下令点燃鞭炮,牛听到鞭炮声,吓得六神无主,发疯似地冲向燕军。燕军见此势态,四处逃跑。

  就这样,燕军很快被打败了。

  ——《孙子势篇》

  目不识丁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闹得鸡犬不宁。他们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耀武扬威,无法无天。

  有一次,他们喝醉了酒,又对士兵大骂起来:“现在天下太平无事,又不打仗,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屁用!能拉得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丁’字……”这话明摆着是侮辱士兵,讥笑他们没有文化,只有些粗力气,任人指挥打仗卖命,平时貌似什么用处也没有。士兵们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背地议论纷纷,恨之入骨。

  恰巧这时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弘靖收到一笔犒赏士兵的经费,他从中贪脏,并私分了一部分。士兵们知道后,都怒发冲冠,更加不能容忍,于是一起造反,把韦雍、张宗厚都杀了,还把张弘靖抓住,关了起来。此外,也把他的住处团团包围。因为全体士兵和下级官吏齐心一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上级衙门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张弘靖降职调走,这才息事宁人。

  “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由此产生。由于“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

  此外,令有一说,“目不识丁”之典,出自《晋书苻坚传》。太元七年(公元382年),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字。苻坚不认识,问是何字,姜平子回答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将姜平子擢为上第。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乃是古“下”字。姜平子不知此为古字,苻坚本一粗人,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一番。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41101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