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一个草根青年的快意人生名人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乔小刀本名叫乔守民,那是他当农民时的名字;当设计师的时候,他叫乔小刀;当上歌手后,他叫乔西。一个刚过而立之年、只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流浪汉,在不断的折腾中找到了自己。如今的他拥有乐队主唱、设计师、展览策划人、创意师、手工狂、诗人、丝网印刷专家、杂志主编等多重身份,在北京买了车,买了300平方米的大房子……

  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受苦

  乔小刀在山东长到一岁多的时候,就被父母带着“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家里穷,乔小刀自幼跟着父亲捡破烂、捡砖头,这为他后来成为“破烂艺术家”、手工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少年时代的乔小刀又黑又瘦,上学只上到初二。十六七岁的他没有朋友也没有事做,自卑地在家里吃白饭。那时唯一能给他带来自尊和自信的,是他利用超强的动手能力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做设计”,设计诸如兵马俑、水车之类稀奇古怪的东西。

  自卑、内向而又孤单的乔小刀想:既然都是受苦,为什么不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受苦?于是,1998年3月,二十岁出头的乔小刀从黑龙江来到了北京。

  北京太大了,乔小刀却一个人也不认识。他只能从电焊工做起,每月收入两三百元。做收入这么低的工作,他却仍然表现出了他的优点:工作狂。平均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能连续工作20个小时。一天,由于工作时间过长,而电焊的光线太刺激,他的眼睛受伤了,没法闭上,只能睁着,一直流泪,疼痛钻心……那一次,他差点失明。

  乔小刀还有一个优点,敢想,脑子灵活。做电焊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电脑刻字,收入翻了一番;电脑刻字的过程中,他又学会了平面设计,收入又翻了一番;2000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写字楼里的白领,在网站工作,收入又翻了一番,月薪3000元。这样的工作算不上多么辉煌,可对两三年前还是电焊工的乔小刀来说,却是个奇迹。

  农民工变身“破烂艺术家”

  可能正是由于曾经的内向与孤独,身在北京的乔小刀渴望认识更多的朋友。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出于单纯的自尊心”,乔小刀说自己是画家。有个酒吧老板就当了真,他对乔小刀说:“我的酒吧重新装修,能不能挂你几幅画,让酒吧有点档次?”乔小刀不禁汗下,他可从来没学过画画,但既然自称画家,他就得把这差事应承下来,不能丢了面子。

  被面子逼到了悬崖边上,乔小刀表现出他灵活、敢想敢做的一面。他发挥了自己会捡破烂的优势,穿着t恤、骑着辆破自行车,在北京三环路的垃圾堆里捡三合板、建筑胶、废布、油漆、颜料……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敲敲打打、拼拼凑凑、涂涂抹抹,他还果真搞出了一批形式独特的“假油画”。其成本,算上吃住在内,总计不超过700元。就这样,乔小刀除了完成酒吧老板交代的任务外,还顺势搞了个画展。他折腾来了一大帮朋友,画画的、搞音乐的、做设计的,他们把乔小刀的画带回家去,说要“珍藏”。自卑惯了、民工出身的乔小刀哪经历过这种荣耀,禁不住神采飞扬……

  可荣耀不能当饭吃,乔小刀还是得面对现实。那年春节,他回了趟老家,家里的状况让他揪心,而最让他揪心的是侄女乔木楠。乔木楠出生后仅几个月,父母就离异了,父亲无力抚养她。她跟着爷爷奶奶过,两老一小竟靠挖野菜为生。揪心的乔小刀想,他得当“老板”。

  回到北京后,乔小刀暂时放下了他的“艺术梦”,一心一意地在公司里拼命赚钱。不久,乔小刀真就如愿以偿当上了老板。

  2002年左右,互联网遭遇寒冬,乔小刀所在的网站在苦撑两年后终于倒闭了。公司“分家”的时候,乔小刀得到了两台苹果电脑和一批办公用具。这些家当成了他当老板的资本,他租了个小写字间,有了自己的公司,做“商业设计”、丝网印刷。

  公司初创,万事皆难。乔小刀工作更玩命了,常常是上顿接下顿地啃着方便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客户渐渐多起来,其中包括一些艺术界的人。乔小刀为他们设计唱片,印刷唱片封面和宣传品。乔小刀“丝网印刷专家”的名头,从那时起渐渐流传开来。

  赚了些钱,生活逐渐安定后,乔小刀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先是做了本杂志,名字很另类,叫《月经》,意为“记录每个月的经历”;形式也另类,以帆布为原材料,丝网印刷。后来这本杂志,竟被邀请去欧洲参加了先锋展。

  在三四年的时间里,乔小刀尝试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大声展”、“奥运建设历程展”……他又成了展览策划人。

  接下来他就玩起了音乐,他买了吉他,学弹古筝,并收集各种古怪的乐器,弄出更为古怪的音色组合。2006年,他干脆卖掉了公司,专心做起了音乐人。

  问题在于,他根本没受过音乐教育,“连什么是音节也不知道”;更要命的是,他也没有音乐天赋。“他唱歌调不准,这没关系,可是他居然没拍子!”乐队的鼓手小声评价乔小刀说。

  可乔小刀说:“想到了,就要去做,不能等老了再去玩音乐。”他尝试着自己写歌词,自己谱曲,并在酒吧里搞了一次个人音乐会。音乐会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场面火暴,乔小刀竟拥有了众多的fans。

  接下来,乔小刀又做了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他请年仅8岁的侄女乔木楠“出山”,与他搞演唱组合。“别人说我唱歌不靠谱,那我就再找个更不靠谱的,让她做主唱,别人就不会骂我了。”

  乔小刀给组合起了个很有诱惑力的名字“大乔小乔”。随后,他决定为“大乔小乔”先出张唱片专辑,名为《消失的光年》。

  说做就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消失的光年》录制完成了。为了节约成本,也是为了出奇制胜,乔小刀决定唱片的包装完全由自己和家里人手工完成。唱片的内包装和外包装全由麻布做成。全家上阵,父母连夜踩缝纫机缝制封套,乔木楠则往封套里装唱片。《消失的光年》,不仅仅是音乐艺术品,还是纯粹的手工艺品,限量发行2000张。

  2007年7月12日晚,1000多人涌进了《消失的光年》专辑首发式会场,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买40元门票进场的,这是最让乔小刀自豪的地方。

  32岁的乔小刀和9岁的乔木楠,站到了首发式的演唱台上。简单的旋律,简陋的配乐,大乔的随意吟唱和小乔的质朴童声,竟然组合成了梦幻般的天籁之音。“大乔小乔”出乎意料地成功,而小乔比大乔的人气更旺!

  “出唱片对我们来说是不务正业的事,记录下我们的成长却是正经事。”乔小刀一本正经地说。唱歌并没有影响小乔的学业,因为她从不把唱歌当回事,她的理想是长大后当翻译。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64351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