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绝妙好辞的历史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绝妙好辞的故事【释义】“绝妙好辞”形容极妙的文辞。

  【出处】典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有一个孝女,叫曹娥。

  她的父亲曹盱会唱歌跳舞,有人说他居然能迎来神仙。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元143年),曹盱为了迎接伍君神,乘船沿江溯流而上,没想到却被洪水吞没,最终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悲号痛哭,十分想念父亲。

  她把一个瓜放到江上,说:“假如父亲的尸体在这里,瓜儿你就沉下去。

  她等了十七昼夜,也哭了十七昼夜,瓜儿突然下沉了,曹娥马上投到江里,自杀了。

  上虞县的县令度尚很敬佩她,为她改葬,并命弟子邯郸淳为她撰文立碑,这就是有名的曹娥碑。

  魏武帝曹操曾经路过曹娥碑下,主簿杨修(字德祖)也一起跟随着。

  曹操见碑背上题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杨修说:“你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曹操说:“你先不要说,等我考虑考虑再说。

  等到向前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说:“我已经弄明白了。

  于是叫杨修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杨修说:“这八个字,是另外四个字的隐语。

  ‘黄绢’,是有颜色的丝,比喻‘绝’字;‘幼妇’,说的是少女,比喻‘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比喻‘好’字;‘齑臼’,就更容易。

  ‘齑’,是切细的酱菜或腌菜,并且带有辛辣味儿。

  把它放在臼里,臼就要承受辛辣之物。

  ‘受’和‘辛’合起来就是‘辞’。

  因此,‘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的隐语是:‘绝妙好辞’。

  曹操已经把自己的见解记下来了,与杨修的说法几乎相同。

  曹操十分感叹地说:“我的才智远不如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来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66443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