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哈佛这一年我获得新生励志人物故事

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011年,王石正值耳顺之年,这位功成名就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教父”,选择去哈佛大学当清苦的“修道士”—自己做早餐,步行上学,坐地铁出行,和十几岁的孩子一起学习语言。

  王石在哈佛近一年的游学生活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轻松随意。每天清晨,他花2。5分钟的时间用微波炉热一杯牛奶,烤一块面包,再切半个西柚,花3分钟时间吃早餐,然后步行去哈佛上课。王石租住的公寓位于剑桥镇的花园街上,到哈佛主校区最远的教学楼或图书馆只需步行15分钟。王石在哈佛读书期间拒绝了公司配车,出行主要靠步行和地铁。

  哈佛—“现代修道院”

  2011年2月,王石在哈佛的第一学期开始。他每天上午去英语学校补习英语,下午去哈佛听各类讲座;到了9月的第二学期,他选了3门大课,分别是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前院长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如何影响资本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史”和“城市规划”。因为大课的时间在上午,所以王石将英语学校的课程改到下午。

  在哈佛上课如同赶集。王石每天从上午8:40分开始在哈佛设计学校听“城市规划”,临结束前几分钟,必须不动声色地把书包收拾好,一下课就往经济系跑,跑8分钟,再一路爬上3楼,放慢脚步,轻轻推开门进去,本杰明·弗里德曼的宗教课已经开始。

  中午,王石穿过哈佛广场,步行去对面的英语学校。他偶尔会找一间咖啡屋,坐下来吃个三明治,更多的时候则是边走边吃。“我想休息一下的机会非常非常少。在哈佛,很清闲的就是游客,学生要匆忙得多。”王石说。

  英语学校放学后,他就在哈佛广场的速食店花几美元买一个鸡肉卷回家,吃一半,另一半放在冰箱里当第二天的晚饭。在美国的日子里王石很少有应酬,他的夜生活几乎都是在公寓里温书。他说:“因为我只要晚上安排应酬,我就得学习到凌晨三四点,否则第二天上课就完全跟不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gushihui/74611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