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呢(6)

韩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韩愈贞元十一年(79年第三次参加吏部举行的考试,结果又不中。急切的求仕之情和屡试屡挫的现实,使韩愈愤嫁不平。他除了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大加宣泄之外,又在不到50天的时间内连续3次给当朝宰相贾耽上书。在这些上书中,他谈到自己的艰难生活,“逞逞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也讲到自己“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的坎坷经历。其实,韩愈所以低三下四,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以谋私利。他在《答崔立之书》中曾说:“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书,以为圣人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于己也。”韩愈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信奉积极的入世哲学。他在上宰相的第三书中就明确表示,退隐山林之路只有那些独善其身、不忧天下的人才肯走的,“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韩愈的3次上书均未打动宰相,上书石沉大海。于是,他准备退出这种不公平的考试。韩愈贞元十一年五月,离开长安,回归故里。

  韩愈自19岁人长安。在长安的近10年间,他饱尝了“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的艰险,忍受了“蹉跎逐颜低,摧折气愈下”的屈辱。经受了磨炼,增长了阅历,为后来前途创造条件。

  唐朝中后期藩镇势力猖撅的时代,镇将发动叛乱的事件层出不穷。贞元十二年(796年),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瘫,其子李迺乘机作乱。唐朝中央政府遂命当时担任东都(今洛阳)留守的董晋,以宰相的身份任汴州刺史、宣武节度副使,主持节度使事,前往平乱。董晋受命以后,由于董晋与韩愈叔父韩绅卿同事于淮南节度使崔园的缘故,董晋便邀韩愈入幕府。当时正在老家河阳的韩愈,依然过着“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骼”的难以为继的生活,于是便接受了董晋之邀。不久,董晋就委任韩愈担任宣武军节度推官,后来又奏请朝廷给韩愈加了一个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这样,韩愈在29岁总算谋得了一个官职。当时的董晋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翁,他明事体,有胆识。他未集结大队兵马,仅带领韩愈等幕官随从十几人,经郑州,径入汴州。由于董晋是以宰相的身份担任节度使,再加上他老谋深算,行动迅速,处置得直,因此,很快就稳定住宣武的形势。董晋以息事宁人,不思振奋的方式笼络官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anyu/2172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