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河中石兽获奖教案(2)

河中石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理”是一个形声字,“玉”为其形旁,对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如此解释:“《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从外形上看,玉璞与石头差别不大,只有将之剖析开,才能发现藏在其中的玉,因此“理”就是指剖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少不了对玉璞特点的分析,因此剖析本身就包含了分析、推究的意思。

  对照讲学家与老河兵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两人都注意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这一特点,并且都用了“渐”字说明石在沙上的位置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寺僧等人仅仅在石兽落水处寻找,找不到就想当然地往下游去寻找,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考虑石与沙的特点,更没有推究这一特点对其位置所造成的变化,因此讲学家嘲笑他们“不能究物理”。

  “究”是探究之义,同样也是儒家知识分子学习的基础。朱熹将“格物致知”作为学习的至高境界,这里的“格”就是推究之意。朱熹就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也就是世上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要想认清事物的变化,就必须了解这一规律,这就是“格物”的内涵。也只有先“格物”方能“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由此可见,认识“理”必须要探究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还引用他的老师戴震的话来阐释“理”的含义:“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也就是在研究“理”时,不能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找到不同事物的区别,这才能真正了解事物之“理”。从玉的角度来说,剖析出来的玉只是一块美丽的石头,玉与玉之间形状大致相同,颜色差异也不大。但能工巧匠通过自身的技艺,结合玉石自身的色泽,精雕细琢,将其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玉石的美才能得以完全体现。可见,认识玉仅仅是一个开始,从细节上雕琢玉才是使玉成型的必然途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2040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