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

河中石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河中石兽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在告诉了人们一个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清人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寺庙要重修,僧人们划船去打捞当年被洪水冲走的庙门前的石兽。在庙前附近的河里没有找到,又顺流下寻十余里,也没有找到。一位讲学先生哂笑道,石兽陷在沙中只会越埋越深,而不可能顺流而下。众僧听了都很折服。但一位老河工闻之却大不以为然,指出:水流长期冲击石兽迎水处“啮沙成穴”,石兽“必倒掷其中”。如是反复,“遂反逆流而上矣”。众人照他说的寻去,果然在上游数里处找到了石兽。

  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在告诉了人们一个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这里,决策者能否听取不同意见,对于其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显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不是主事的和尚没有封锁消息,而且十分“大度”,能从容听取公然与之唱对台戏的相反意见,这石兽恐怕是难见天日了。

  现代人类的生产开发活动在深度、广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古人,其后果和影响十分深远。以产业政策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有关部门曾重点支持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焦化等行业的发展。90年代前期,这些行业在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1996年,国务院决定,对上述重污染企业予以限期取缔和责令关停。到1997年底,全国共取缔、关停造纸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65000多家。为此,许多企业主和职工欲哭无泪,农业银行因此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达50多亿元。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初作产业规划和决策时,有关政府部门主事的“和尚”们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了这一本来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的损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2833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