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3)

河中石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5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古义:()今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2.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3.D

  4.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节选)

  【乙】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平时不知在何所,网钓亦未见得之者,至河暴涨乃麇①至。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则决在斯须间矣,岂非数哉!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②,则人事也。惟圣人能知天,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中华书局20xx年版)

【注释】①麇(qún):成群。 ②随刊:实地勘察,因势利导。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2)啮沙为坎穴 啮:

  (3)象其形而名 名: (4)虽不能消弭 虽:

  7.下列对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B.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C.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C.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 至河暴涨乃麇至。

  9.智慧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悟出什么道理?(5分)

阅读答案: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事物的道理、规律 (2)咬,在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写出侵蚀或冲刷即可)

  (3)命名(被命名、得名) (4)即使

  7.(3分)C

  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按照他的话,(1分)(大家)果然在数里外的地方找到了石兽。(1分)

  (2)到了河水暴涨之时(1分),(它们)才集合到一起。(1分)

  9.(5分)要点与评分:甲文能围绕“不可只凭主观臆断”来说明道理,得3分,乙文能围绕“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来说明道理得2分。摘抄原文内容正确的,每处只得1分,总的最高得2分。

  示例:甲文告诉我们对待事情不可只凭主观臆断,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做出判断。乙文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经验,在灾难发生前做好准备,发生后及时补救。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6篇】相关文章:

1.《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2.关于《河中石兽》阅读与答案

3.《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4.河中石兽古文阅读答案

5.河中石兽 阅读练习及答案

6.河中石兽教案阅读答案

7.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8.《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9.河中石兽 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ezhongshishou/40612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