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红楼梦的文学感悟

红楼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文学感悟,欢迎阅读!

  红楼梦的文学感悟1

  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将人类最美好的事物彻底的毁灭掉。

  红楼梦是一部悲壮史书,写尽了人类所有的悲剧,同时是一部爱情宏伟史书,写尽了人类所有的爱。

  一本融注了作者所有的血与泪,悲与欢,爱与恨的书,就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大师面对面的对话,红楼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红楼梦给人的启发是震憾,是扣击心灵的。只有心灵受到震憾,灵魂受到洗礼,才能得到升华,超乎现世,达到同宇宙相对等的超道德价值。

  老天给每一个人安排的命运是不同的,每个人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结局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平稳幸福的走完一生,有的人艰辛坎坷的过完一生,还有的人悲喜交加的结束一生,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一样逃不过命运的手掌,每个人都是按照宇宙设定的规律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但命运不是机械地把人类束缚的连气都喘不过来,命运同样给了人类创造命运,改变命运的条件和空间。一个人的命运所系,完全把握在个人手中,只是说这种改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遵循一定的规律,受宇宙强有力的支配。

  柳湘莲是命运的屈服者,惨遭命运毒手的人。他的爱情是可悲的,同样是另人同情的,他的结局更是另人痛心疾首的。爱情对他来说同样是重要的,同样是一种渴求。面对来自尤三姐的追求,狂热的爱,他却显得冷却,甚至是不可思议。对于这种慕名而至,女追男式的爱,他犹豫不决,狐疑起来。对于这种颠倒传统式的爱,他无法理解,同时增加了他对尤三姐的爱的不稳定因素。

  他生活的时代,宇宙的规律就是传统的封建礼教,即所谓的三纲五常,他是正统的封建者,他全身都流遍这种被礼教所浸染的血,这种血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冷却的状态,极少时间是因为失去理智时的一时冲动,一时热血沸腾。他大部分时间就像贾琏等人所说的是那种冷言冷语,冷面冷色的人,惟有激情澎湃的是在贾琏给他说亲的时候,得知有位绝色美人正迷恋着他,心中属意于他。他一腔冷血,焦灼沸腾起来,将他祖传的鸳鸯剑当作信物,承诺给尤三姐。可没过多久,他心猿意马了,反悔起来。原因很简单,他向宝玉打听消息,当然宝玉只是给他鼓励。他自己一番考虑之后,认为贾府只有门口两个狮子是干净的,里面其他的都是肮脏的,于是他开始厌恶这一切。

  最后,悲剧诞生了。尤三姐是个烈性女子,不忍羞辱,毅然决然拔剑,可怜项上一抹鲜血,从此香消玉殒。柳湘莲见此情状,抱尸痛哭可也无济于事,只有追悔莫及的份了。最终突然醒悟,追随她而去,双双归入地府,做了一对鬼夫妻。

  尤三姐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对爱执著忠贞,到死也只爱一个人一柳湘莲。她是一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子,她不像尤二姐软弱,物欲至上,她热情,奔放,活泼,可爱,简短爽利,豪气,她具有反抗精神,对爱敢爱敢恨。她是她那个时代的反封建者,民主思想的先行者,她骨子里痛恨羁绊人性的桎梏,竭力挣脱镣铐的束缚,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的自由恋爱的天空,可惜她还是失足悬崖掉进了万丈深渊。

  爱情是经得起怀疑的,经得起考验的,经得起挫折的,柳湘莲与尤三姐的爱情是建立在半空的,是不牢固的,一旦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解体。当然,本身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很脆弱,经不起严刑拷打的。对于他们的爱情,我们是扼腕长叹,悲天悯人,不忍卒读。悲剧降临在她们身上,是偶然中的必然,他们的悲剧可以说是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个人对自我意识清醒不够共同作用的结果。我认为,如果两个人相爱,就应该抛弃一切与爱情无关的`东西,比如说,地位尊卑,世俗观念等等。如果他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局。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些东西生来就注定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争取,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决不放弃。应该有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勇气,勇敢追求一切自己认为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因为我们相信奇迹,相信自己。

  红楼梦的文学感悟2

  纵观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不难采集许多璀璨的明珠,其中一部《红楼梦》人人推崇,堪称绝唱。然而《红楼梦》的兴衰之史,实为一种说教,其耀眼之处是劝人们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书为红楼梦,是希望世人能够从人生大梦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钱等所诱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的真缔所在,红楼梦为梦,人生何时何地不如梦境一样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过去,曾几时,不是被梦境所萦绕,只是有些人能从梦中清醒,而有些人还继续在梦中沉迷。开篇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红楼梦》一书,可以说主体内容是围绕着这四个方面并借助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为题材进行论述的。道出了曹雪芹、高锷两位先生的良苦用心和对世人的感叹之情,希望世人看破红尘,理解人生的真谛。其实,无论是世上的人或事物,都在顺其自然地变化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有顺逆成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并非人的主观意识能左右的。智者能主观顺应客观,承认现状;而愚者持主观唯心,见月圆而喜,因月缺而悲,得胜利而骄,遇失败而躁,逢顺境得意,遇逆境彷徨,无风三尺浪,心态总难平衡,自己找来种种的烦恼。原来烦恼的外因,虽是客观的必然,其内因是来自思维的愚昧和心性的不平。所以人们能通过此书,看破红尘,端正认识,开悟人生,健康感情,坚强意志,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并可以化解一切烦恼,得到彻底的解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ongloumeng/185547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