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2)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很有表现欲,上课气氛活跃。

  3、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体会古诗天、地、水、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感悟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2、以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在自我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内容,激发情感。

  3、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设计,帮助学生记忆古诗。

  4、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ppt课件。

  2、课文插图、视频(后两句诗的情景、全诗情景朗读)、音频(乐曲《送别》)。

  3、学生用的画笔。

  4、表演古诗时用的服装、帽子。(有条件的可选用)

  5、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播放乐曲《送别》,在音乐即将结束时直入课题。(板书)

  1、生读课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哪位同学能围绕这个“送”提一提问题。想想可提什么问题?]

  2、对题目质疑,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总结板书。

  如:“谁送谁?

  在什么地方送?

  在什么时候送?

  怎么送?

  送到哪?

  为什么送?

  ------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乐曲渲染离别气氛,在借助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基础上,引出课题。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质疑能力,这个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nghelousongmenghaoranzhiguangling/29375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