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黄庭坚传》语文阅读及答案(2)

黄庭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2.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13.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 (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2)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11.【答案】A【解析】过:造访。

  12.【答案】D【解析】A项而:连词,前表承接,译为“就”,后表因果,译为“因而”;B项于:介词,前表比较,译为“比”,后表地点,译为“在”;C项焉:前为代词,译为“他”,后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D项两个“以” 均为“因为”。  13.【答案】B【解析】“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仕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

  14.【答案】A【解析】B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赵挺之的心理,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 使;C项中“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

  15.(10分)【答案】

  (1)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了。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2)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ngtingjian/3635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