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语文《化石吟》教学方案设计

化石吟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节奏韵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象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化石吟》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诗歌节奏鲜明,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抒发赞 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2,联想想象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化石所展现出的 一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3,讨论点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并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自然界有很多形 态各异的化石,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告诉我们: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李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篇诗歌呢?我们先听读一遍课文,试着感受一下诗歌的大体内容。在听读时,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从范读中汲取 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注意字词教学)屏幕展示读音易错易混的词语,做适当点拨。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大体感知诗歌内容。

  问:读过诗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由学生作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必然导致自主阅读的结果存在差异,此环节教师只须把握学生对诗歌了解的程度,不要求学 生讲得很细、很全。

  2、同学们从诗歌中了解了化石的一些知识。那么,这首诗歌是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集体诵读1、2节诗歌

  问:这两节有什么突出的修辞方法?

  (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两小节标点符号的特点)

  设问

  问:通过设问得到了 怎样的答案?

  苏醒神话奇幻

  苏醒:化石从亿万年前的岩石中被人类发掘出来;化石打开了人类认知地球生物进化史的大门。

  这扇被打开的大门,向我们人类展示的是什么?

  是一个个奇幻的神话。

  那么它奇幻的表现是什么?3至6 小节就是最好的回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ashiyin/19044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