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及讨论(6)

湖心亭看雪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作者的心意了吗?明白了这种艺术效果吗?不到两百字文章里,让我们看到了张岱是个什么样的人?快点告诉我?

  生:(齐答)孤高自赏,超凡脱俗,抱有冰雪的操守的人

  师:很好,这篇文章很深沉,艺术上让人回味无穷,不愧为张岱的代表作,《西湖寻梦》的代表作,你觉得什么样?

  生:好极了!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课后再加深体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国培班学员蒋军辉(防城港市一中)记录整理]

  (二)学员发言

  陈俭(梧州市四中):“文”“言”并举、文化提升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很准确,也很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情景交融的特点,以一个“情”字作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 “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xintingkanxue/2541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