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湖心亭看雪》教案(5)

湖心亭看雪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并体会白描手法的妙处。

  3、细心品悟,感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课前预习

  1、首先,小声朗读课文,将文中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读完课文后,查工具弄清楚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并将它们记在课本上。

  2、然后,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并将全文读通顺。

  3、最后,大声朗读课文,自查下面字词你掌握没有。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沆( )砀( )

  一芥( ) 铺毡( ) 强( )饮

  (2)解释加粗的字

  余住西湖: 人鸟声俱绝: 是日:

  上下一白: 惟长堤一痕: 余强饮三大白: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及下船:

课堂学习

  1、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

  3、从课文标题看,你可以得到哪些提示?

  4、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5、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说一说湖心亭的雪有什么特点?

  6、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认为相公“痴”吗?为什么?

  7、《湖心亭看雪》中你体味到作者怎样的情趣?

课时作业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

课前预习

  3、 (1)gēng cuì zhēn sōng hàng dàng jiè zhān qiáng (2) 余,我。 俱,全部;绝,消失。 是,这。 一,全部。 惟,只有。

  强,尽力; 白,指酒杯。其,他们。 是,表判断。 及,等到。

课堂学习

  5、 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景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6、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深夜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含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课时作业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课文学习中理解白描手法并懂得怎么样运用白描手法。

  2,初步学习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作者的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和流露出的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运用白描来写景的手法。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同读、同议、同写、同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未若柳絮因风起”,浪漫!冬季中最浪漫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飘洒洒的雪花,无时无刻不在激动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着热烈、静穆、自由。我们可以堆雪人、滚雪球、做冰雕……啊,下雪,真的不错哦!虽然我们这里雪未下,但我可以带你们去西湖感受一下雪的情趣哦。多媒体显示“雪景”,导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二、朗读感知

  1.教师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提示学生注意几个字音: 更(ɡēnɡ) 定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2.学生个读,学生点评,学生分组读

  3,再读课文,参照注释,借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解难。

  (3)集中释疑。后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试背课文。

  三、品读体味

  1.多媒体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描写雪景的文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同学意译,学生明确: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2.学生齐读该段文字,可结合配套插图,回放一下雪景的画面。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在描写雪景的时候,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呢?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多媒体显示两段有关描写雪景的文字,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一种新的描写方法。 (过渡)你们认为白描是不是只用于写景呢?不是的,多媒体显示白描手法用于写人的范例,要求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多媒体显示:)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选几个同学运用白描的手法说说所提供的画面,其余同学来做一个点评。

  2,多媒体出示: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湖心亭巧遇一事。你们认为作者在写景和叙事的时候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明确。

  五、齐读齐背,再品味

  六、迁移运用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1,学生背诵《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学生思考,交流。明确。

  3,试着运用白描手法,模仿写一段关于雨、霜、或者其它的文字,好吗?要注意情感与景的交融哦。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huxintingkanxue/42238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