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将进酒》与文艺复兴毫不相干

将进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著名学者汪宏华日前全新讲解唐诗将进酒》,他认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八年的李白不是在酒中沉沦,而是超越,从“饮者”升华成了“隐者”。他的劝酒是隐语,意在奉劝世人从物质享乐的泥潭中走出来,转向精神追求,最终实现比经济繁荣更高级的文艺复兴。

  果真这样吗?回答是否定的。

  李白写作《将进酒》是在天宝11年(752年),时年51岁。那时,唐朝繁荣昌盛,一派兴旺景象,但官场生态并不好。唐玄宗本是一位明主,他执政前期曾出现过“开元之治”(713—741)。但在天宝年间(742——756),玄宗爱好声色,思想日趋保守,又逢“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昏愎谗佞”的杨国忠等小人当政,所以一生耿直不阿的李白理所当然地受到妒忌和排挤,在京城仅两年便被谗挤离京。由于仕途的屡屡失意,离京后,李白心情苦闷,于是重游名川,浪迹四方,开始了他的羁旅及隐居生活。《将(qiang)进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诗人以高亢的激情,狂放的言词,把怀才不遇的郁闷和痛苦像黄河之水一样一泻千里,反映了唐玄宗后期,奸佞当道,贤才被挤的现实。全诗以酒寄情,纵酒抒发,其孤傲之态,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汪宏华认为,自从李白经历一番宦海浮沉,发现自己的志趣和才干不在仕途以后,便不想做一个政治人,只想做一个文化人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即是明证。其实,这两句仅是概括了一种历史现象,旨在引出这样一个事实:“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曹植昔时平乐宴,斗酒十千美名扬)李白化用曹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用来隐喻自己有曹植一样的不幸遭遇。曹植(192~232年),曹操第四子,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文学家,是当时文坛的主要领袖之一。曹植天资聪颖,文思敏捷,才华出众,曹操曾一度想立他为太子。但只因曹植行为放荡,不拘小节,每为工于心计的曹丕算计,渐渐失宠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曹植倍受猜忌和迫害。由于长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压抑和打击,终于郁闷而死,时年41岁。李白用曹植自比,不只是为了突出“天生我材”,更为的是彰显自己的怀才不遇。由于理想得不到实现,内心充满悲愤和痛苦,诗歌中也流露出悲忿不满的情感。正是有了这种情感,所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他视金钱如粪土,表现出自己的清高,宁可醉生梦死,决不同流合污。李白既不甘心排挤欲争仕途,又孤高自傲悲观行乐,这一矛盾心理,在“高堂明镜悲白发”与“人生得意须尽欢”中十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不是不想做一个政治人,而实在是无用武之地,因而只好用酒来消愁解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ngjinjiu/3252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