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散文秦腔赏析(3)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为乡村伦理秩序的消亡凭吊

  其实,秦腔在乡村世界的衰微并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秦腔的衰微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传统文化道德在那片土地上的衰落。在广大乡村,传统文化与道德在维护日常生活秩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突如其来的衰落对他们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伴随着传统文化与道德约束力的丧失,人们精神变得空虚,行动失去公共原则,内心变得无所适从。在小说中,作者虽然也写到了相处友好的夏家四兄弟,平时有好菜好酒必相互请吃,过年整个家族一起吃,挨家挨户去吃,认为这样吃年饭最能体现家风,平时许多事情也都是家族里自行解决,这就是建立在血缘、伦理根基上的土性*文化。可与清风街的混乱无序、丑恶滋生比较,四家四兄弟的这种做法根本唤不回那越来越远的传统文化道德。当然,夏天智无疑是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坚守者,他给清风街糅进了两种东西:一是仁厚,一是儒雅。在清风街的日常生活中,他不允许儿子庆玉多占集体一点地,教育庆玉作为教师不能因私事耽搁学生上课,提醒孙子光利干公家要把事当个事干。他的为人处事中总是恪守体现着扶危济困的传统道德,不管是他对秦安的关心匡扶,还是他对若干贫困孩子的资助,都一再强化着夏天智作为一种传统道德精神载体所独具的人格魅力。但夏天智的这种人格魅力却渐渐失去,眼瞅着清风街由于人心的混乱而变得越来越失序却无可奈何。

  比如:作品中夏天义的五个儿子在对待老人问题上的表现,处处与乡村传统道德背道而驰。为给老人迁坟的事,瞎瞎与大嫂淑贞打骂不止;为了老人的口粮,兄弟间相互扯皮以至大打出手;当二婶说起要治眼病时,立即引起儿子媳妇们的不满。瞎瞎的媳妇更是明白无误地说:“人老了总得有个病,没了病那人不就都不死啦?!”就连夏天义被意外地埋在了土堆里,因树碑的钱和费用也引起了兄弟妯娌间的激烈吵闹;夏庆玉不顾家庭的责任和舆论的指责,与有夫之妇黑娥勾搭成奸,一点也不考虑自己家人及黑娥丈夫武林的感受。庆玉与黑娥的最终结合,并没让人感到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意味,让人感到的只是肉的欲上的满足和道义上的无耻。听说患病的秦安四五年里都没事,秦安媳妇却呜呜哭起来,说:“那我就死呀,他还要活那么久,我咋受得了罪呀!”另外,文中还谈到了君亭导演的抓赌事件,老实巴交的屈明泉因愤杀人,丁霸槽酒楼上妓的女卖的婬*,进城打工的村民发财无门入室行凶……轻描淡写间,乡村朴素情怀和伦理秩序的衰败,已跃然纸上。村民在急功近利的驱使下人心的混乱和乡村现实的失序,已触目惊心。而且作者还特别突出了夏天义的悲剧意义:“夏天义身上有着深刻的历史烙印、丰富的时代悲喜剧内涵……历史与道德、经济与人文在他身上是错位的,这种复杂性*中蒸腾而出的人生况味和历史惆怅,构成了一种悲剧美。”

  《秦腔》是回忆、是哀伤的表白,是无奈的荒原上的挽歌。贾平凹在《秦腔》里写出了处于式微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和惋惜,它是贾平凹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也是他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它记载着作家30年寻找的心路历程,也标志着他一贯视为精神家园的乡土故乡的失去。这失去表现了贾平凹对故乡传统文明衰落的无助迷茫。事实上,只要体味到《秦腔》不动声色*的叙述所形成的整体上的巨大沉默,便不难发现作家意欲告别、忘却的心态。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18924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