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贾平凹的小说研究

贾平凹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贾平凹的作品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贾平凹的小说特色,欢迎大家阅读!

  在文学界中有一位著名的病人,或者说他也是众多患者中一位知名的作家,一直在学术界被大家提起,他就是贾平凹。在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从 1974年大学期间与朋友冯有源共同发表《第一双袜子》开始,他在写作上就一直没有停歇,他所创作的散文诗歌、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都数量巨大。对于贾平凹的研究也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从知网上搜索到的关于研究贾平凹的学术论文来看,八十年代有二十多篇,九十年代有近七十篇,新世纪以来已经超过三百多篇。据统计,“关于著作类,类似传记性质的有十部,……以贾平凹的作品为研究个案的有十七部,……把贾平凹和其他作家作为当代文学研究个案的有两部,…… 还有特别编写个人资料的研究著作有两部……”1报纸方面,值得关注的是《文学报新批评》,它从创刊到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对贾平凹进行过三次集中地讨论,而在首届文学报优秀评论奖中的八篇文章有两篇就是批判贾平凹的。

  尽管对贾平凹的研究众多,但笔者还是大致地归纳出对贾平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说不尽的《废都》

  一九九三年《废都》刚一出版就引来了一大片质疑的评论,除了理解为对社会混沌的感悟、知识分子的颓废荒唐、事态民风千奇百状的拼合描绘之外,更大的否定之声主要集中在文本中弥漫着作者颓废、绝望的情绪,肆无忌惮而千篇一律的性描写,以及情节的怪诞,人物形象塑造的失败,语言上的放纵和丑陋等等。既有对《废都》过激的批判,也有过分的拔高,当然也不乏冷静和辨证分析的,如雷达的《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新世纪以来对《废都》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肯定之声占大多数。如张新颖、陈晓明、王尧、李敬泽等人认为“贾平凹的《废都》真实诉说了中年人的经验和心境”2,“是治疗九十年代知识分子失语症的对象”3,“预示着“宏大叙事”已经被解构”4。而李建军、唐小林和杨光祖等学者则依然质疑这部作品的价值,李建军三批《废都》,认为这是一部“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性写作”,“一部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随着九三年的远去,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是那样一个对知识分子有着特殊意义的时代推动了“废都热”,而贾平凹自身作为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精神上的失落、迷茫和作品本身的艺术高度最终导致了促成了这一奇特的文学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apingao/3077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