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十分令人敬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古文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欢迎阅读!
作品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⑵,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⑶,欣然起行⑷。念无与为乐者⑸,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⑹。怀民亦未寝⑺,相与步于中庭⑻。庭下如积水空明⑼,水中藻荇交横⑽,盖竹柏影也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⑿。[1]
词句注释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⑵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⑶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⑷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散步。
⑸念:考虑,想到。
⑹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⑺寝:睡,卧。
⑻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⑽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⑾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⑿但:只是。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2]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3]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3]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20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