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期末复习练习题及答案(2)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答案:1.《东坡志林》,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欣然:高兴的样子 相与:共同,一起

  3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蕴涵着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等微妙复杂的感情。

  (四)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4.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答案1.①考虑 ②只是 ③睡觉 ④交错纵横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3.①哪里的夜没有月亮啊!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啊 ②同张怀民一同走到院里 4.惋惜无人赏月,更暗示世人大都醉心于功名利禄,为俗务所累,无暇及此,表现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凡尘事物的拖累,淡泊宁静的旷达情怀

  (五)

  无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农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31273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