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记承天寺夜游整体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今存其诗2700多首。在北宋词坛上,苏轼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散文方面,他以扎实的功力与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上,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苏轼是一位全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

  苏轼21岁中进士,满怀报国热情,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至此42岁的他被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写本文时,他在黄州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虽累遭贬谪,仍然乐观、豁达,以"闲人"自居,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是真正得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3127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