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

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和凝练含蓄、饶有趣味的语言。

  2、学习几个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自读、讲读、合作交流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苏轼是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可他善于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清透明,如诗如画。诗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随缘自适,自我排解,自豪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二、阅读主场

  (一)学习小组组织对课文的阅读。(查工具书或参考书,疏通字词,把握文意。)

  (二)抽两三个学生朗诵,检查学习小组组织阅读的效果。如有问题,请学生纠正或老师订正。

  (三)指导学生翻译课文,好的译文安排在组上、班上交流。教师指导中提醒学生注意下列词句:

  念无与乐者(想,考虑)(……的人)

  怀民亦未寝(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相约一起)(散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光景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四)问题讨论。

  怎么看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慨叹?

  这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不能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师生一起朗诵课文,再次感受课文的美景和作者的闲适。

三、阅读尾声

  (一)师生合作研究“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课堂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向家长朗诵课文,并把课文的大意讲给家长听。抓住结尾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苏轼谈心,就自己的认识看法写一段文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篇8

  有目标,才有动力。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句,熟读成诵。

  2、在读的过程中赏析文章,欣赏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抓重点,突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 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讲方法,提效率。

  朗读、讨论、赏析

教学过程:

  (一)文学积累引入: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家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吗?(苏轼)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指生介绍,并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根据拼音写汉字。

  Zǎo ( ) xìng ( ) suì( )

  (三)、指导生朗读课文。

  (1)指生检查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找出读错的字音。)

  (2)教师范读。(听准读音,注意停顿和断句。)

  (3)学生自由读。 (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

  (4)展示读。 (5)齐读。

  (四)、再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 ),地点(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

  第二层,写景,写了( )的景色。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

  3、根据课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课文。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写一写,记一记。

  (五)、研读课文,提难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六)、拓展迁移

  1、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2、再读课文,写一句阅读小结(启示或收获):“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

  (七)、课堂检测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黑字。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用“/”给下列句子划节奏。

  (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选择与“相与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何有于我哉 B.达于汉阴

  C.责任重于泰山 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4.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事: 夜游-——记叙

  苏轼 景: 空明——描写

  情:赏月的欣喜(自得)

  被贬的悲凉(自嘲)

  “闲”——豁达乐观

  人生的感慨(自解)

  自遣的豁达(自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chengtiansiyeyou/421266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