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国学泰斗季羡林(3)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1934年夏天,季羡林大学毕业。受母校济南省立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之邀,回母校担任国文教员。1935年9月,清华大学与德国DAAD签订协定,双方交换研究生到对方去留学。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三年。季羡林被德国录取。10月,季羡林抵达德国哥廷根,入哥廷根大学。1936年春,季羡林进入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辅修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其梵文主持讲师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季羡林也成为施米特教授唯一的听课者。季羡林一边上学,一边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四个“优”,因特殊原因,经过两次答辩并顺利毕业。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并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1941年,季羡林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年季羡林回到了别离将近十一年的祖国的怀抱。季羡林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创办了东方语言文学系,并兼任系主任。从1946年至1949年,季羡林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四十余篇文章。内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学术论文,如《一个故事的演变》、《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从比较文学的观点上看寓言和童话》等;一类是介绍东方语言文化以及国外研究东方语言文化现状的文章;还有一类是各种评论文章。

  1951年,季羡林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同年,季羡林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印度、缅甸。这一年季羡林写了八篇文章,并汉译了马克思《论印度》出版。1952年7月,教育部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的工资进行调整,季羡林被评为一级教授。这一年季羡林只写了一篇文章,即《随意创造复音字的风气必须停止》。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0292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