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季羡林作品《泰山颂》简介(4)

季羡林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泰山颂(第二稿)季羡林

  巍巍岱宗 重山之巅 雄居神州 上接九天 吞吐日月 呼吸云烟 阴阳变幻 气象万千 兴云化雨

  泽被禹甸 齐青未了 养育黎元 鲁青未了 春满人间 星换斗移 河清海晏 人和政通 上下相安

  风起水涌 处处新颜 暮春三月 杂花满山 十月深秋 层林红染 依甸桃源 谁堪比肩 登高望岳

  壮思绵绵 国之魂魄 民之肝胆 屹立东方 亿万斯年

【五、季羡林的泰山观】

  他被学术界誉为“东方宏儒”,是世界级学术大师。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东方文化研究:他对印度古代语言与文化、东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有着精深的研究和造诣,而且硕果累累。应该说,由于专业范围关系,季先生并非专门研究泰山。然而,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对泰山情有独钟。尤其近年,他对泰山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和探讨。由于他学贯中西、古今贯通,所以“站得高,看得远”,对泰山的深层涵义与宏观价值给出了许多语出惊人的宏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泰山观”

  季先生泰山观之一:泰山——五岳之宗,高矣,大矣!1997年4月,季先生在为《岱宗学刊》题写刊名时,很欣赏这个刊名,兴奋地说:“岱宗——五岳之宗,好名,好名!”当笔者戏言要在“小地方”办一个“大刊物”时,季先生则诙谐地说:“泰山还小吗?高矣!大矣!”

  季先生泰山观之二:泰山充分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博大、雄伟。1999年,季先生在论及泰山精神时说“泰山充分表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人们一登上泰山,就会感到天人浑然一体,人天相爱。”他指出泰山以“青”欢迎了人,人以“爱”还给了泰山(《中华泰山·序》)。季先生的这一观点,捉住了泰山的实质和内涵。

  季先生泰山观之三:泰山是中华自然景观的代表。季先生认为,在中国任何山不管它有多高。像泰山这样有那么多值得信念的东西是没有的。所以他说:“从代表中华的意义上来讲,任何山也比不了泰山。”人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季先生幽默地说:“我看不到泰山也非好汉(《中华泰山·序》)。”所以,94岁高龄的季老仍在高歌:“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季羡林:《泰山颂》)。”

  季先生泰山观之四: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系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现对称。泰山的天文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极高的文化价值。所以1999年秋〈岱宗学刊〉公开发行时,季先生颇为动情地题写了这样的贺词:“岱宗公开发行,大快人心。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季先生的这一贺词,最集中地表达了先生的“泰山观”。它不仅指出了泰山与泰山文化的重要价值,同时山文化的重要意义。

  鉴于季先生对泰山“天文”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综合分析,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季先生泰山观之五:“国山”,非泰山莫属。2001年,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后,国家有关方面准备拟评中国“国山”。季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异常,他说:“如评‘国山’,非泰山莫属。”因为泰山不仅有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雄伟”形体,而且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博大”精神。“欲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

  季先生朴实而精到的“泰山观”,不仅表现了他对泰山的深厚情怀,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对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的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季先生在多年中西文化的研究中,悟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异不在形式上,而在根本的思维方式上。“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而东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则是综合的”(《门外中外文论絮语》)。在另外文章中他又指出,所谓“综合的”,“就是天人合一的”(《中华泰山·序》)。这种东方“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方式”的结论,就是季先生东方文化、中西文化研究与泰山研究的契合点。所以说,季先生的“泰山观”,是其对泰山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jixianlin/3575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