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从《兰亭集序》阅读中感受生命美(3)

兰亭集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而在《兰亭集序》中,暮春之初,一群风流名士却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仍“信可乐也”。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时代愈前进,社会愈发展,科技愈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却反而愈下降?冯友兰论“魏晋风流”时提出了四点,即“必有玄心”,“必有洞见”,“须有妙赏”,“必有深情”。这也许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抱怀,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这不是“玄心”么?“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正是“洞见”么?“暮春之初”,“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述幽怀。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倘若没有“妙赏”之心情和眼界,岂能如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怀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踔,不能喻之于怀”,以及深深的“悲夫”感慨和对后人“亦将有感于斯文”的自信,不正是根源于作者的“深情”么?再看看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哉!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为什么这些极常见极自然的山水景物,在作者眼中蕴含这深沉丰富的情感?而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情不能自已,如沐春风,心驰神往?而却对身边的花花世界视若未睹,麻木不仁?我认为这正是因为今天这个娱乐至死的世俗时代中,我们把“玄心”、“洞见”、“妙赏”、“深情”一样一样的抛弃了——或者事实是它们抛弃了我们。没有了精神领悟,只剩下感官刺激,再美的自然或艺术对于我们都是没有美感可言的。  在此顺便说一下的是,我们可能会由于习惯的看法而把“玄心”、“洞见”、“妙赏”、“深情”都定为唯心的虚幻的神秘东西而排斥批评。其实我想应该把它们看成一种心理情感,一种精神境界,具有了这些才能欣赏自然山水以及一切艺术作品和美。有了这些心理情感和精神境界,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是世俗时代的娱乐致死的感官刺激的生活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antingjixu/34083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