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梁实秋最大的憾事

梁实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引导语:人生一辈子,有满意的事情,也有遗憾的事情,文学作家梁实秋亦如此,我们一起来了解梁实秋有哪些憾事?

  四川作家殷世江是国内较早推动梁实秋先生著作出版与传播的主要推手之一。由于特殊机缘,他与梁实秋夫人韩菁清结下了真挚的友谊。1994年7月,韩菁清一天内两次致信殷世江,准备前来成都参加首届四川书市,为《韩菁清选本·梁实秋闲适散文精品》一书读者签名,孰料,韩菁清在赴川之际,于8月10日溘然逝世,赴川之念成了遗愿。此文披露了韩菁清谈及的梁实秋最大憾事以及梁先生在内地未能出版的书,为研究梁实秋先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未能完成英文版

  《中国文学史》

  1993年11月,在上海华亭宾馆咖啡厅喝完了咖啡,坐在大厅休息时,我问梁实秋先生的夫人韩菁清:梁教授晚年还有什么遗憾的事?她对此问没加思索,脱口而出:“第一是与我结婚后,感到他的年龄大了,不能陪我很多年;第二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就是没能完成以英文撰写《中国文学史》,这一点在他临去世之前还在后悔,后悔他没先动手搞《中国文学史》,而先搞了《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用英文撰写《中国文学史》是教授在世时的一大心愿,但可惜未能实现。”1994年4月,我和韩菁清在上海衡山宾馆又谈及此事,她又给我讲了不少梁实秋晚年一些写书、读书的轶闻趣事。

  韩菁清(1931一1994),祖籍湖北,歌星,影星,本名韩德荣。梁实秋与韩菁清于1975年5月9日结婚后,他每天坚持半天写作,笔耕不辍,虽然时年已逾古稀,但他在韩菁清的精心照料下,创作热情不减当年。每天上午写作,下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由爱妻菁清陪着或看电视,或逛商店,或走访朋友,或是两人在家里做游戏。记得1994年4月17日下午在上海虹桥机场,我和韩菁清都要上飞机,她回台北,我回成都,离起飞时间还早,我们就站在“国际”大厅闲谈,她讲了和梁教授做写字游戏。约定好以某一个偏旁组字,五分钟之内看谁写的字多谁就胜利,然后负方受罚。有一次,他们把这一游戏搬到咖啡厅玩,以三点水为偏旁组字,一位朋友也坐在旁边当裁判,韩菁清机灵聪明,一会儿就写了好长一串带三点水的字出来,裁判眼看梁教授要输了,就给他递点子,说“水缺了”(法)、“易水咸”(汤)等,不说还好,一说出来,韩菁清就写上了。结果梁教授每次都输。后来,梁教授发现用延长时间的办法可以取胜,因为教授终归是教授,能写出的字肯定多得多。可是,韩菁清立刻明白了教授的意图,坚决不同意延长时间,梁教授就只好认输了。

  韩菁清和梁实秋在台北的家中,各用一套卫生间,韩菁清发现他上厕所时坐在马桶上看书看报翻杂志,说了若干次他也未改。后来,韩菁清在街上发现一张小图片,图案是一位大老爷坐在马桶上看报,字曰“马桶新闻,厕所文学”。她将小图片买回家,悄悄地贴在梁教授卫生间的镜框上,他一坐上马桶就正好看见这张小图片,梁教授看到后笑不可支,从此改了在厕所读书看报的习惯。梁教授去世后,韩菁清把这张小图片收藏了起来,她此次来上海恰恰又随身带在了身上,在虹桥机场休息厅,和我谈到兴致处,她便从包里摸出了这件小宝贝,看我对它感兴趣,就送了我作纪念。

  离飞机起飞时间不多了,我和韩菁清又谈了些关于梁教授晚年的一些与书有关的情况,得知他与韩菁清婚后的13年里除继续编英文辞典、英文教科书前后30多种外,仍然一篇接一篇写散文,婚后出版的有十数种,有人说镌韵散文“前无古人”。在梁实秋的晚年,最可观的成就是他撰写了《英国文学史》和译注了《英国文学选》,两部巨著各在百万字(三巨册)以上,然而,他没想到时间老人对他如此不讲情面,过早地夺走了他的生命,致使各种资料已收集齐全、大纲也已齐备的《中国文学史》(英文)未能动笔写作他就走了,成了梁实秋一生中惟一一大憾事。韩菁清对此惋惜地说:“他应该先写《中国文学史》就好了,真可惜呀!”

  虽然梁实秋未能完成夙愿,但他在有生之年,在写作上已取得巨大的丰收。人们将不会忘记,在阅读完梁实秋晚年的宏篇巨著之后,会自觉地将目光移到与他丰硕成果同在的夫人韩菁清身上。因为,梁实秋的最后冲刺,没有韩菁清为他铺排出一个安适而不受干扰的家室,以及为他精心调理生活,他可能留下的遗憾会更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angshiqiu/2980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