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古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赏析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注释

  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

  ⑵吠:狗叫。

  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⑷树深:树丛深处。

  ⑸青霭:青色的云气。

  ⑹倚:靠。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白话译文

  山泉流水声透过阵阵犬吠,桃花围着流水盛开。

  幽深的树丛里时而有野鹿跑过,静静的溪边午间没有钟声传来。

  飞泉挂在远处的碧绿山峰,野竹浮现于山间的青霭。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只好失意地在两三株松间徘徊。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创作背景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2818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