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与凤凰意象(6)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

  李白凤凰意象的运用是他继承和发扬比兴言志传统的一个表现。李诗中大量描写高山大川、风花雪月、奇禽异兽、醇酒美人、神仙幻景等事物,就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以此来达到抒情的目的。他或借大鹏抒发凌云壮志,或借行路难形容仕途坎坷,或借旷男怨女之情表孤臣孽子之心,或以咏古讽今等等,正是在这些似乎远离社会、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事物中,李白寄寓着强烈的政治热情。凤凰意象也不例外。凤凰所具有的政治色彩暗示出李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济苍生、安社稷的襟抱,寄托了他呼唤圣贤治世的社会理想。同时,凤凰高贵自由的品格又适于表现李白狂放不羁、卓立于世的个性,象征他那自由解放的个性精神。自由与入世和谐地统一于凤意象中,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并庄屈于一心、和儒道而共治的特点的表现。

  李白思想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的,集儒、道、侠、纵横于一身。其自由精神可追溯到《庄子》的熏陶。在李白的诗文中,凤凰意象脱胎于《庄子》是很明显的。《庄子・秋水》中有“惠子相梁”一段文字,庄子用以自喻的雏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一是其峻洁的品格和高远的志向,二是其具有高度主观自觉性的运动能力,这是其自由的条件。《秋水》之疏曰:“雏,鸾凤之属,亦言凤子也。”可见雏与凤凰同类,在传说中具有相同的神性,因而凤凰也有了上述雏的特性。雏作为庄子思想的写照,负载着他及后人对自由的期盼和向往飞翔于人类辽阔的精神梦乡。李白的凤凰意象中自由的本质正是本此而来。但李白终其一生,贯穿始终的是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至德二年(757),李白怀着救国之心参加了永王军幕。不料却在统治者的争权夺位斗争中以“附逆作乱”的罪名入狱,又被判“长流夜郎”。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后,遇赦放还的李白竟又幻想东山再起。直到他去世前不久,还想去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后因病半途而归。在他的绝命诗《临路歌》中仍以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在六十三年的人生道路上,李白实际上是在不停奔波、寻觅、追求、奋斗,正如孔子的“席不暇暖”,又如屈原的“上下求索”。要实现伟大的抱负,要建立不朽的功业,这是其复杂思想的主心骨。凤凰意象是透露他这种思想的一个窗口。上文所提到的历代典籍中凤凰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李诗中得到继承,成为李白入世情怀的一个载体。凤凰意象从上古神话开始,流传至今,“不死――自由――政治象征”的深层意蕴为几千年来的文人所吸收、发挥,各取所需,寄情表意。在李白诗中,它兼收并蓄儒道两家凤凰意象之内涵,反映出诗人复杂思想中入世与自由相统一的一个侧面,是一个心灵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悠远的文化韵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29219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