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静夜思的千古之谜(5)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据北宋《太平御来览》关于室内家具的条目中,有床、塌、案、柜、橱等,可就是没有椅子这一条!勉强和椅子沾上边的家具就也只有胡床。在唐代,胡床其实就成为了椅子的代名词。笔者注意到,李白在其诗中也确实曾多次提到它:

  如他在描写醉僧怀素的《草书歌行》诗中,曾这样写道: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这里的胡床指的应就是椅子,如果怀素当时是斜躺在床上的话,那他又怎能泼墨数千张呢?李白在《寄上吴王三首》诗中也谈到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看来,这胡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时还可以将它折叠挂在墙上,假如是指睡觉的床,肯定是不行的;他在《陪宋中丞右武昌夜饮怀古》中更明确提到: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可见,这胡床不仅是用来坐的,而且还成为了夜晚赏月的好帮手呢。胡床当时在唐朝就像咱八十年代的冰箱、彩电,尚未完全普及,能坐在胡床上赏月也算是一种高级时尚吧。李白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虽然并不富裕,但胡床的制作简单且成本低廉,他赏月时理所当然会选择在胡床上过一把瘾了!

  胡床在唐代其他诗人中也屡被提及:如李贺在《邀人裁半袖》中就有端坐据胡床诗句,这也再次表明胡床确实是被用来坐的──它就是后来被俗称的椅子的前身!杜甫也有诗曰临阶下马坐人床,这儿的床指的恐怕也应是胡床,不然,他刚一下马便直入主人内房,坐到别人的床上──这看起来很不礼貌吧?!

  其实,直到宋朝,椅子在当时仍被唤作胡床。苏东坡在其《点绛唇闲话胡床》词中,曾这样写道闲依胡床,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啧啧!写得真棒;陆游在《桥南纳凉》诗中也有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嘿!这位老人家可真是会挑地方,他干脆将椅子搬到了桥边的柳树下乘起大凉了,要是您边摇起蒲扇,边再来段当年抗击金兵的评话,准保连水中的鱼儿虾儿也会忙赶着过来听。  真正把胡床(绳床)转变为木制的交椅,再将它发展到如今俗称的椅子,大约是在南宋中后期,由于江南湿气过重,老百姓长期席地而坐对健康不利,于是在南宋小朝廷的推崇和鼓励下,椅子开始盛行于世,到了明、清两代终于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至此,胡床一词便彻底淡漠了,它已完全被椅子所代替了,床字也就单单泛指睡觉意义上的床。不难理解,最后也就导致出现了本文开头那惊人的一幕:明、清两代老八股们竟不知天高地厚,纷纷对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动起了黑手我靠!原来都是一个床字惹的祸!!!

  现在,我终于可以正确地告诉小朋友们了:李白当时是在屋外坐在椅子上望明月的,并且离他不远处还有一座大山呢!顺便再想给宝宝们说上一句悄悄话:老师的话和书本的内容有些也是净瞎说的,要想长大有出息,千万防着点!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356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