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论文:浅谈李白诗歌的山水情怀(2)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五岁时随父亲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因自号青莲居士。幼年所受教育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等,少年还是一个“十五游神仙”、“十五好剑术”的游侠和羽客。二十岁之后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峨眉名山。这些生活经历对李白的豪放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造就了他思想的复杂性。

  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思想,他“仗剑去图,辞亲远游”,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游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游踪所及,几半中国。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天宝之年,李白四十二岁,终因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叹为“谪仙人”声名益振。三年的翰林,李白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的破灭,他那藐视帝王权贵傲岸作风,招致了权臣们的馋毁。使他感到长安不可久留,天真的诗人李白初步认识到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现实政治的黑暗,开始写出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

  天宝三载春,李白离开长安后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在洛阳遇见杜甫,结下了深厚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隐居庐山屏风叠。由于一片爱国热情,因邀参加永王李陵幕府,后来唐肃宗借口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62岁的李白穷困和漂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这与他思想的复杂性是分不开的。一方面他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藐视世间一切,有时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与此同时他还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所以他又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将儒道游侠思想三者结合于一身,功成身退是支配李白一身的指导思想。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37658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