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白《静夜思》《玉阶怨》比读(2)

李白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以表层叙事反映人物心理空间

  李白在《玉阶怨》中使用“玉阶”“白露”“罗袜”这种具体详细的意象, 《静夜思》中使用的则是“床”“地”这样简单概括的词。床是什么材质、地是什么样子都没有写, 主人公“举头”“低头”的动作也很简单, 不如“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那样细腻。之所以这样写, 是为了抓住人物的感知特征。

  玉阶上主人公的动作节奏符合女性心理, 散发出的是女性温婉幽怨的情调, 因此是徐缓的“却下”“玲珑”, 不可强烈、干脆, 一定要克制。而坐床的主人公是男性游子, 其心理状态是强烈的, 因此动作干净利落, “举头”“低头”节奏急切。诗歌中的人物动作特征, 其实是心理特征的外化。因此, 李白尽管只描写了有限的几个动作, 却体现出了主人公的独特心理状态。读者在这些特殊动作的暗示下, 感受到的是远比文字描写更丰富的心理感受。

  两首诗的表层结构近似度惊人, 主人公一个良久静坐, 一个良久静站。同样是月夜, 一个“举头”“低头”, 一个“却下”“玲珑”。李白将人物行动视觉化、动作化, 设置了许多“逻辑空白”, 打开了进入人物心理深层结构的切口。为什么主人公要久坐、久站?为什么主人公会产生视觉幻觉?产生幻觉后, 为什么会望明月、思故乡?为什么站到罗袜湿了才醒悟过来, 之后还要“玲珑望秋月”, 难道秋月里藏有主人公特殊的希冀?诗中只有丰富的“空白”, 没有答案。答案只能通过表层上的暗示, 由读者展开想象自己寻找, 直到获得足以填充这些空白的体验。填充的过程, 既是对诗歌中主人公心理体验的复原, 也是对读者人生体验的重构。

  《静夜思》表层暗示的心理空间比《玉阶怨》大得多, 主人公身在异乡, 有无限的心理活动。《玉阶怨》一诗, 从题目到环境营造、家具陈设, 都暗示了主人公是一个恋爱中的女子, 她的思考空间不可能广阔无边, 或许只是一个具体的人或情景。两首诗表层结构中的空间营造、家具陈设、动作设计, 看似都与心理描写无关, 却都是通向主人公深层心理的入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bai/7406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