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贺写春的诗

李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感春》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首联写的是初春时节,大地还是一派萧条景象;,将满腔的心事向琴槽诉说。全诗情调极其幽冷,意象极为凄怨。为大家分享了《感春》的赏析,欢迎阅读。

感春

  作者:李贺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译文

  天气变暖,但家境仍冷落萧条,白花齐开,更使我这北郭骚悲伤无聊。

  一文不名,只有像来子钱一样的穿眼榆荚,不见舞妓,倒有比舞妓细腰更柔软的柳条。

  张开帘幕,迎接神燕,弋射飞丝,送走伯劳。

  弹起胡琴,借以抒发今日的愁恨,频繁急切的乐声扑向那紫檀琴槽。

赏析

  李贺诗歌总的特色是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牛鬼蛇神纷至沓来,其诗歌内容多是他的幻想世界的外化物。这首《感春》却颇为难得,从中可以窥见李贺的生活景况。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时序正是春天。春天本应是万物恢复生机之时,世人在寒冬季节早在盼望春暖花开的春天。但在李贺眼中,春天却是一片愁红惨绿的伤心物。“萧条”之上着一“自”字,更显出无可奈何的凄凉。为什么诗人对春而伤春?诗中继续道:人处穷困潦倒之中实在难生赏春的雅兴,对花无端生悲。“北郭骚”是出现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位穷困之人,李贺将他比喻自己家境的萧条。

  颔联承接首联之意,继续状写穷困之景况,也见出心中的悲凉:榆叶薄如莱子钱,舞儿腰若袅袅柳。这里需作一些解释:榆树之叶,其状如钱,中间有孔,人又称榆叶为榆钱。而莱子钱则是南朝宋废帝景和元年所铸的一种钱币,极薄,故价值也低。“榆穿莱子眼”意指家中贫寒,钱财无多。“舞儿”是诗人自比,穷困落魄已使自己骨瘦如柴。舞儿腰细原也是一种美,但到了李贺笔下,却令人起几多感慨。写家境萧条却不正面说出,寓意榆钱、细腰,其痛苦意味又比正面说出更为深长。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he/16005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