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李贺的《咏怀二首(其二)》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咏怀二首

  李贺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注

  著书:一作“看书”。

  讵(jù):岂,怎。南山期:指寿高如南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幅巾:裹头的绸巾。

  苦檗(bò):也就是“黄蘖”、“黄柏”,落叶乔木,果实色黄,味苦,可作染料用。

  相宜:合适,适宜。

  1.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6分)①塑造了一位未老先衰,却又功业未成、处境凄苦清贫的诗人形象(2分,若只答出“衰老、白发苍苍”只给1分,或只答出“事业受挫、怀才不遇”给1分)。②通过首联的“霜落素丝”,表明诗人惊讶于自己的未老先衰(2分);③通过颔联的对镜“聊自笑”(苦笑),感慨无法活得长久一些,以及第三联的一副村夫山民打扮描述,表现了诗人那种未老先衰却又功业未成、处境凄苦(2分)。(正确答出形象的,给2分;分析,给4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5分)①尾联主要使用了反衬(或烘托)的手法(2分)。②没有看见清溪里的鱼儿,只是饮些清水,依然觉得那样的怡然自乐(很合适、适宜)吗(1分)?③这是一种自我宽慰之辞,貌似旷达,其实是借鱼儿的快乐反衬(或烘托)出诗人的不幸处境或悲苦情怀(2分)。(正确答出表现手法的,给2分;进行简单分析的,给3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借反问形式,表达诗人苦中取乐的心境,2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he/23222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