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千古诗人李清照(2)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位满腹才情、精通诗词,深谙音律,爱好金石的佳人,在十七岁觅得了志趣相投、才华相当的好儿郎,原本一对才子佳人能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厮守白头,然而国难当头,丈夫赵明诚官运多舛,在夫妻俩南渡途中病死于建康,此时的李清照只有四十六岁,这山崩地裂般的打击沉重而无情地给这段三十年的婚姻画上了悲剧性的句号。李清照并没有一蹶不振,为了完成亡夫的遗愿,她在颠沛流离的逃难途中依然悉心保护夫妻俩共同收集的金石。寡妇门前是非多,失去丈夫的李清照免不了受人欺侮,在张汝舟的甜言蜜语的追求下,孤独无依的李清照嫁给了他。可张汝舟实乃伪君子一枚,他看中的是李清照的金石财产,并不昔以家暴逼迫李清照交出所藏金石,为了挽救自己,在注重卿卿之饮的宋朝,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举报张汝舟科举作弊,最后使自己锒铛入狱,幸得李、赵两家相救,最终出狱,并与张汝舟解除了婚约,获得了自由身,由此可见,在古代的男权社会里,李清照无疑是一位果敢的女人,是一位敢于追求女性权利的人,她那先进的女性思想也影响了后世的女子解放运动。

  看过无常世事,历尽沧桑变化,晚年的李清照把内心的无限的哀愁凝结成千古名篇《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词如哀婉的音乐般令读者顿生凄楚之感,全词的基调已然被奠定。晚秋的黄昏下,暮年的李清照试图小酌几杯淡酒来抵御寒意,无奈西风太凛冽,词人心中凉意依旧。那掠过的大雁又勾起了词人无限回忆,正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物是人非事事休,词人被灌注了一道愁绪伤心不已。词人又瞧见了黄花,那黄花无盈袖暗香,憔悴得散落满地。花落人断肠,当年词人自比黄花瘦,仿佛一语成谶,如今的词人又像眼前的黄花一样憔悴不堪,孤独无依,刹那间,一股沉重的愁绪犹如那薄雾浓云在词人心中萦绕。秋日的黄昏总给人带来沉寂压抑之感,词人早已美人迟暮,面对这灰黄暗淡的黄昏,她的一生犹如一天般无情地流过,令人不禁扼腕叹息。词人形影相吊,独自在窗前等待着黑夜,秋雨滴落在梧桐叶上仿佛簌簌作响,犹如滴在词人千疮百孔、满带哀愁的心上。接踵而至的沉重意象带给词人的一阵又一阵愁绪,比那双溪蚱蜢舟载不动的愁还要沉重,此时词人不得不感喟,此境况怎一个愁字了得。尽管词的通篇没有泪,我想词人的眼泪已被秋日黄昏里的冷冷西风拂拭,已被内心深处那滚滚哀愁融化,可这隐藏着的泪却在字字珠玑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我除了表示对词人的深深同情,也不得不佩服词人高超的艺术功底。  李清照不仅仅沉溺在自我的愁绪中,她也作了多首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之情,一首讽刺诗《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便是其中的代表。词人那巾帼不让须眉的恢弘气度和赤子之心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世人眼中,一位才女的形象又得到了提升。

  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诗书翰墨之庭,有机会博朗群书,得满腹才学。她将芳莲寸心、人生困厄诉诸文字、吐露纸张,获得了“词国皇后”的美誉,为我国词坛谱写了光辉一页,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山东青州建有李清照纪念馆,浙江金华设有李清照纪念馆,济南的泉城广场、河南开封的滨河路、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三层环廊均有李清照的全身雕塑,词人的幸与不幸最终化作了大幸。跨越千年后,我似乎看见了慵整纤纤手的女子凝眸守着窗儿到黄昏,将新愁与旧愁、闲愁与哀愁铺就在诗词阆苑中,将坚强勇敢的积极精神、关注民族命运的高尚品格传递给后世,一位千古女子的光辉形象闪耀青史,绵延不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1613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