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清照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4分)

  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概括桂花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它的象征意义。

  5.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词。(1分)

  6.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7.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4分)

  8.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9.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4分)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2分)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2分)

  2)(4分)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2分)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2分)

  3.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4.桂花色泽暗淡、轻黄, 秉性柔和、雅致;情怀疏淡,踪迹偏远,香气纯正;朴实无华,具有独特的内在美。桂花是情操高洁、特立独行的君子的象征,又是词人傲视世俗、卓尔不群的正直品格的生动写照。

  5.咏物

  6.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1分),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1分),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1分)。

  7.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1分)。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冠(1分)。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1分)。语言,1分。

  8.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

  9.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1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1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1分)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1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qingzhao/5107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