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离骚》说课稿(3)

离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离骚》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

  《离骚》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离骚》,作者屈原。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本课。

  《离骚》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本文正是一首撼人心魄的政治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本课计划用时2课时,我现在说的是第1课时。

  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古文鉴赏能力,但要理解时代久远、语言独特的楚辞作品,仍存在困难。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为:疏通字词,理解情感。教学难点为:比喻、对偶的表达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余光中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你仿佛在前面引路,带我们去追古远的芬芳。”大家知道这写的是哪一位诗人吗?明确:屈原。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导学案,疏通文意,将生字词落到实处。

  2.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节奏,体会作者感情。

  3.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前三段为第一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但不愿同流合污;后三段为第二层,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默读、圈画出表现作者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找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不同流合污之志,而“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则体现了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采用齐读、领读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导学生从想象、比喻、对偶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用时约5分钟。

  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

  诗人以炽热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完美的政治,追寻崇高的人格,身处逆境,不改初心,为了理想至死不渝,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蕴含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本文你有怎样的体会?结合本单元的主题“人生的五彩梦”,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畅所欲言。

  整堂课,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前预设,并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结合语境,梳理《离骚》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做成知识卡片。

  2.以“寄语人生”为标题写一首诗歌,誊写工整后在班内交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离骚》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离骚》说课稿

2.《离骚》说课稿(精选3篇)

3.《离骚》说课稿范文

4.《离骚》课文说课稿

5.语文《离骚》说课稿

6.最新离骚说课稿

7.《离骚》说课稿推荐

8.《离骚》的说课稿

9.《离骚》教学反思精选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ao/412127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