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商隐诗鉴赏(4)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公退斋戒坐小阁,

  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

  涂改生民清庙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

  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

  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

  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

  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

  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

  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

  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

  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

  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

  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

  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李商隐诗鉴赏

  韩愈的《平淮西碑》,歌颂了平叛战争,突出宰相裴度的战略决策之功,着眼于宣扬唐朝廷削平藩镇割据的战略方针,表现出独特的政治卓见。段文昌重撰的碑文,对李愬的功绩叙述充分,但在大处方面逊于韩碑。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极力推崇韩碑,一再强调裴度的决策、统帅首功,功不可灭,体现出他将国家治乱归于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强烈的向往对宪宗和裴度在伐叛战争中的明断果决和相互信任,而对宪宗后来信谗推碑之举不无微词。

  本诗叙议相兼,而以叙事为主。描写了裴度奉命任统帅讨平淮西叛镇,韩愈奉命撰碑及推碑的过程。

  诗的开头以平叛战争的缘起;最后一段,是对韩碑的热烈赞颂。

  这首诗气势磅礴。诗一开始,就渲染宪宗的“神武”和平叛的决心,显示出一种雄健的气势。“誓将上雪列圣耻”一句,将眼前的平叛战争和安史之乱以来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联系起来,表明此役关系到国家的中兴。接下来写淮西藩镇长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嚣张跋扈的气焰,以反衬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寻常。

  第二段开头四句,承接开篇四句,先点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圣耻”的关键在于“得圣相”。随即直入本题,叙述裴度统兵出征,简明直率,毫不拖泥带水。接下“愬武”四句,从麾下武将文僚一直叙述到勇猛的士兵,表现裴度的最高统帅形象和猛将精兵如云的宏大声势。

  第三段开头两句,承上启下,从平蔡过渡到撰碑,是全篇的枢纽。奉命撰碑的过程,不但写了宪宗的明确指示,韩愈的当仁不让,而且写出宪宗的颔首称许,韩愈的稽首拜舞,韩愈受命之后,作者再用详笔铺写撰碑、献碑、树碑的过程。“点窜”二句,用奇警的语言写出韩碑高古典重的风格,“ 句奇语重”四字,言简意赅,揭出韩碑用意之深刻。紧接着又写推碑和诗人对这件事的感慨。写推碑,直言“谗之天子”;抒感慨,盛赞“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认为韩碑自有公正评价,推碑磨字也不能消除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影响。

  最后一段,描绘韩碑关系到国家中兴统一事业,赞美它的不朽。开头四句将“圣皇及圣相”的功业与“公之斯文”紧密联系起来,强调韩碑具有记述歌颂统一大业功勋。最后以“传之七十有三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收束全篇,说明韩碑流传千古的不朽价值。

  这首诗既表现了不入律的七古笔力雄健的特点,又吸收了韩诗以文为诗,多用“赋”的经验,形成一种既具健举气势,又有条不理地叙事、议论的体制。

  显得既雄健高古而又清新明快。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李商隐

  沛国东风吹大泽,

  蒲青柳碧春一色。

  我来不见隆准人,

  沥酒空余庙中客。

  征东同舍鸳与鸾,

  酒酣劝我悬征鞍。

  蓝山宝肆不可入,

  玉中仍是青琅玕。

  武威将军使中侠,

  少年箭道惊杨叶。

  战功高后数文章,

  怜我秋斋梦蝴蝶。

  诘旦九门传奏章,

  高车大马来煌煌。

  路逢邹枚不暇揖,

  腊月大雪过大梁。

  忆昔公为会昌宰,

  我时入谒虚怀待。

  众中赏我赋高唐,

  回看屈宋由年辈。

  公事武皇为铁冠,

  历厅请我相所难。

  我时憔悴在书阁,

  卧枕芸香春夜阑。

  明年赴辟下昭桂,

  东郊恸哭辞兄弟。

  韩公堆上跋马时,

  回望秦川树如荠。

  依稀南指阳台云,

  鲤鱼食钩猿失群。

  湘妃庙下已春尽,

  虞帝城前初日曛。

  谢游桥上澄江馆,

  下望山城如一弹。

  鹧鸪声苦晓惊眠,

  朱槿花娇晚相伴。

  顷之失职辞南风,

  破帆坏桨荆江中。

  斩蛟破璧不无意,

  平生自许非匆匆。

  归来寂寞灵台下,

  著破蓝衫出无马。

  天官补吏府中趋,

  玉骨瘦来无一把。

  手封狴牢屯制囚,

  直厅印锁黄昏愁。

  平时赤帖使修表,

  上贺嫖姚收贼州。

  旧山万仞青霞外,

  望见扶桑出东海。

  爱君忧国去未能,

  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时闻有燕昭台,

  挺身东望心眼开。

  且吟王粲从军乐,

  不赋渊明归去来。

  彭门十万皆雄勇,

  首戴公恩若山重。

  廷评日下握灵蛇,

  书记眠时吞彩凤。

  之子夫君郑与裴,

  何甥谢舅当世才。

  青袍白简风流极,

  碧沼红莲倾倒开。

  我生粗疏不足数,

  梁父哀吟鸲鹆舞。

  横行阔视倚公怜,

  狂来笔力如牛弩。

  借酒祝公千万年,

  吾徒礼分常周旋。

  收旗卧鼓相天子,

  相门出相光青史。

  李商隐诗鉴赏

  这首带有自叙性质的七言歌行作于大中四年春,叙写了诗人从会昌末到入卢幕前这段期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诗分三段,第一段从时、地引出徐幕同舍和幕主卢弘止奏辟自己入幕的经过。第二段着重回忆自己从会昌末到入徐幕前的经历遭遇,包括任职秘省、赴桂林幕、桂幕生活、离幕北归、任京兆掾等,并交叉叙述与卢弘止的交谊始末。第三段赞美同僚、祝颂府主,并表达了自己的怀抱。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20509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