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商隐《锦瑟》的心灵化(4)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诗中采用了大量意象,如“锦瑟”、“华年”、“晓梦”、“蝴蝶”、“春心”、“杜鹃”、“沧海”、“月明”、“珠”、“日暖”、“玉”等。其中大部分意象单独排列是具体可感的,但放入诗中却是飘渺的,它们不那么具体,因为这其中掺杂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将这些意象本身当做第一文本,那诗人内心的意象是第二文本,经过诗人心灵感知而成的诗中的意象则是第三文本,这样,诗中意象就经过了诗人几次心灵体验,是心灵化的产物。而诗中这些心灵化的意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契合,就创造出一种内在的、朦胧的审美想象空间。其中颔联和颈联分别构成四个似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画面,“诗的境界超越时空限制,真与幻、古与今、沧海与桑田、心灵与外物”[6]。但那哀伤、迷茫的心境还是可以感知的。首联即以“锦瑟”起兴,全诗也就被笼罩在悲伤的意境之中。

  “含蓄”作为文学的话语蕴藉形态之一,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7]在诗歌中借助用典、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体现出来。用典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浓缩性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它能使简洁的话语含有丰富的内容,即有限中蕴含无限,这就产生了含蓄的效果。而且刘丽平和高竞艳发表的《李商隐七律的用典机制》一文认为李诗“以典起兴,将用典与比兴、联想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二重比兴结构”[8];“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9],李诗的这种用典机制也使诗歌的含蓄更为深刻。“望帝”、“海珠”、“蓝田玉”等比喻和象征也促成了诗歌的含蓄美。这些典故的比喻义、象征义以及引申义、隐含义,这些都需要慢慢揣摩,而“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成抒情诗的含蓄风格”[10]。这样诗歌就于有限的话语中蕴含无限的意味,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去体会诗人微妙的内心活动以及诗人传达的情感倾向,十分耐人寻味。诗人那复杂、矛盾、迷茫的情感就在那短短的十六个字中含蓄地显露出来。  诗中的张力也很明显。“张力”体现了诗歌内在结构的普遍辩证关系。诗歌中存在着虚幻与现实、时间的先与后、“沧海”与“蓝田”、“月”与“日”、理想意志的坚持与破灭的必然等等几组矛盾的组合体。这些看似矛盾的事物,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思想,因而涵盖着无穷张力与无限意味。同时,该诗与现实世界是有“模仿”关系的。在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诗人自己的体验与感慨,也能了解当时与李商隐有着相似经历的千万士人的心灵世界。另外,“细读”的原则在本诗中体现得很充分,因为其含蓄,我们要细读、推敲语词的微言大义。

  李商隐的《锦瑟》没有具体可感的意象,有的只是诗人心灵世界的东西,是诗人心灵化的产物。心灵是神秘莫测的,心灵化的诗歌是朦胧、含蓄的,这些都促成了诗人情感的内在化,可以体认的是诗人认为对理想与抱负应坚韧执着的追求并至死不渝,但又认为它终会因外在环境而逝去的矛盾、无奈而迷茫感伤的情思。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2526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