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李商隐《流莺》阅读答案附赏析

李商隐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 ②参差:指鸟振翅飞翔。

  (1)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4分)

  (2)这是一首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3分)

  参考答案:

  (1)①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②它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4分)

  (2)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3分)

  3、这首诗歌颈联的对仗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说明。

  答:颈联的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句子内部“凤朝”和“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音节和谐、深沉幽婉,写出了流莺无休止地啼叫、飘荡,寻找渺茫无日的佳期。

  4、金圣叹称此诗“托流莺以见意也”,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此诗谈谈你对二人评论的理解。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书写不为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苦闷感情。

  14.本诗的韵脚是 。(1分)

  15.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飘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

  B.“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

  C.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

  D.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

  16.诗人托物寓怀,抒发身世之感,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shangyin/32441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