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刘长卿是唐代盛中之交的著名诗人。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那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诗,被称为“五言长城”。然而一个人的名气大,不等于他的名字就一定能被读对。犹如清代的名诗人赵执信,这个“信”字大多数人读成“xin”,其实是要读“shen”的,他的名字来自《周礼》的“侯执信圭”,汉代的郑康成早就说“信圭”的“信”要读成“身”,一直到唐朝的《经典释文》还是说:“信,音身。”因此,赵执信到京城,人家把他名字里的“信”读成“身”,他就感叹道:“京城毕竟是京城,到底还是识字人的!”可见当时人大多也是将“执信”的“信”读成“书信”的“信”了的。

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的“长”,主要有两个读音,表示长短的意思读如“常”,是个平声;表示大小的意思读如“掌”,是个仄声。“长卿”这个名字,来自汉朝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字就叫“长卿”,长,表示排行的大小,因此,长卿的“长”要读成“掌”,是个仄声。古代人表示排行大小,或者用“孟仲叔季”,或者用“伯仲叔季”,孟、伯都表示大,汉朝人表示孟、伯的意思,还经常用“长”,比如汲长孺、韩长孺、韦长孺、司马长卿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唐长孺,这些名字里的“长”都读如“掌”,是个仄声。

  长卿、长孺的“长”,表示排行的大,都读成仄声的“掌”,不能读成平声的“常”,这个道理,可以唐人律师为例,比如杜甫《赠陈二补阙》诗中有一联:“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上联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可见这个“长”字不读“常”,而应读“长”。再如王维《送严秀才还蜀》有一联云:“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以格律而论,“名花是长卿”也是平平仄仄平,如果此句的“长”字读成“常”,便就不合诗律了。王维还有诗云:“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按照格律,同样的道理,这里的“长”还是读成仄声的“掌”。

  综上所说,唐朝诗人刘长卿的“长”,严格来说,应该读成“掌”,而不能读成“常”。当代,文字的读音是约定俗成的,大多数人把“刘长卿”的“长”读成了“常”,则不妨从众了。比如说以小龙虾著名的“盱眙县”,倘若大部分人读成了“于台”,相信以后的《新华字典》是必然会改变注音的。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changqing/24742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