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透过《鹤冲天》看柳永的悲剧

柳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是柳永早期的作品,是他初次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

  透过《鹤冲天》看柳永的悲剧

  摘 要:《鹤冲天》是柳永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反映出柳永人生的种种悲剧:一是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他的人生中无论经历怎样的失败,始终坚持走儒家的做官之路。二是他很有才华,能通过考试却被统治者无情地除名,他的才华只有在烟花之地才被欣赏。三是柳永的孤傲,狂妄,叛逆的性格悲剧。

  关键词:才华悲剧性格

  《鹤冲天》虽然不是柳永词作中最出色的一首词,但它却是柳永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首,可以算是柳永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鹤冲天》所表现出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是词人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之流露。在当时,几乎所有落榜的文人都喜欢传唱这首词,因此流传很广。不幸的是此词很快就传到仁宗眼前,引起了宋仁宗及当时统治阶级的不满,从而使他的人生向悲剧转变。因此,可以说《鹤冲天》改变了柳永一生的命运,也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宋人笔记曾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又称“教坊乐工没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可见柳永的词在当时曾经盛行一时,他的词流传之广正是其才华的显示。正是这样一个有才华、有理想抱负的人却被统治阶级拒于千里之外。他不是没有能力和理想进入统治阶层,而是被最高统治者亲手给除名的,以至于他的才华只能在烟花巷陌地作流行音乐,只能在丹青屏障中寻找知己。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鹤冲天》里的几句话触怒了统治者即“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是柳永的又一悲剧 。

  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宋仁宗一次“临轩放榜”,看到柳三变(柳永原名)的名字,想起他《鹤冲天》词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柳永就是因为这首词有着触犯封建的正统思想,触怒了统治者的威颜。在封建社会里,蔑视功名,就等于不愿为君所用,这是有悖于“忠君”之道的,所以宋仁宗读后很不高兴,把他黜落了。

  柳永被仁宗亲手除名就等于对他宣判了“无期徒刑”,在仕途这条路上他永远不可能有“出狱”的一天。柳永不是没有能力走上这条路,他是在“临轩放榜”时被无情地刷了下来。如果像第一次或第二次那样没有考上,他还可以用“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等自我安慰一下,但这次不一样他的希望彻底被打破了,自己即使是匹千里良驹却没有人愿意做伯乐。有能力却不给你施展的舞台,有梦想却斩断它腾飞的翅膀,甚至可以说是故意不让他成功,故意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

  柳永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毒害的封建文人,他有那种“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追求在仕官之中完成治国安邦的理想。他后来所写的《煮海歌》就表现出他的济世的意志,关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这样一个满怀济世思想的人却被逼只能到“烟花巷陌”中寻找“意中人”。当然,柳永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之前也曾去过那种地方,但与被皇帝除名后再去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以前只是性格的使然去寻找一点快乐和心灵上的放松。而写了《鹤冲天》后就好像只有那里才是自己的容身之地,只有那里他的才华才被看重,才有人欣赏他的作品,才能找到思想上的知己。他不是沉恋其中的声色享乐而是被逼无奈,满身的才华就只能在此写写流行歌词,就在烟花之地淹没了一个词作大家。

  所以,柳永可谓是一生都充满着悲剧。《鹤冲天》下片中的“烟花巷陌”、“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他认为这是可以找到慰藉的地方,这些人并不势利,并不因落第而奚落他,还令他依偎风流。可柳永真的愿意吗。“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青春不再,莫要辜负。字面上是开拓豪爽。实际上,一个“忍”字,其中饱含辛酸。柳永有才华,可是统治者不让他把才华用去治国安邦平天下。柳永的才华只能用来和歌妓打交道,他只有把自己的才华拿到烟花之地供歌妓们传唱。在“丹青屏障”中写流行歌词,寻找知己,虚度光阴。珍惜“偎红倚翠”,过着碌碌无为的苦闷生活亦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剧。

  柳永狂妄叛逆的性格在《鹤冲天》里表现得很突出。他的这种狂妄性格也成为他的一大悲剧。《鹤冲天》中“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就是一句很狂妄的话。全国上下参加考试的人那么多。柳永虽然家世显赫,学习勤奋。但不能保证一定就能名列榜首。而且不只一次在科考路上失败了还是那么狂妄而不知收敛.。

  柳永对功名特别热衷,他写《鹤冲天》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次落榜了但他却要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对功名表现出冷淡的、狂傲的态度。整首词也透露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这是封建统治者不能接受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蔑视功名,就等于不愿为君王所用,这是有悖于“忠君”之道的,所以仁宗读后很不高兴,将其黜落了。这就是他狂妄性格所带来的悲剧。

  柳永自视其高,却不住清平,耐不住寂寞,明明骨子里有做官的思想,却没有把握好分寸,一首词就毁了他的人生,这主要归结于他的冲动。他只顾自己情感的宣泄,却忘了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他只是一位很感性的词人,缺乏理性思维。

  柳永有才,他的狂放不羁的确有惊世骇俗的表现,可问题在于他对现实的反抗带有一些消极变异的色彩,缺少进步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生活情绪,不免令人惋惜。柳永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柳永的人生也是比较坎坷多磨的就连死后还是靠众妓合资葬下的。留下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为他的人生画下了一个带有悲剧性的句号。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yong/2877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