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鉴赏

柳永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阕写离开长安时所见;下阕以抒情为主,写离别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受。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原文: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译文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注释

  ①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②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③风物:风俗。

  ④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⑤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⑥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⑦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赏析

  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古伤今之词。上片写词人乘舟离别长安时之所见。“参差”二句,点明所咏对象,以引起伤别之情。回首遥望长安、灞桥一带,参差的柳树笼罩在迷的烟雾里。风光和景物还和汉、唐时代一样。词人触景生情,思接百代。“衰杨”三句,进一步写灞桥风物的沧桑之变,既“古”且“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婀娜多姿的细腰早已憔悴不堪了。时值霜秋,没有暖意融融的春风,杨柳已经不堪忍受,况复“几经攀折”,唯有憔悴而已矣!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增强了表达效果。上片通过描绘眼中景、心中事、事中情的顿挫,写出了词人伤别中的怀古,及怀古心中的伤今。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yong/30265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