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柳宗元的政论讽喻(2)

柳宗元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柳宗元的政论文章多有这种过分自信带来的偏差。不过,也恰恰是这种偏差,使他能够提出一些别人不能企及的见解(例如认为汉献帝禅让与舜禹禅让性质一样)。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新见解可以起到推动变革的作用。例如,他对汉代以来强调天人感应而形成的死板月令就不以为然,在《时令论》中主张“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因事而异,不必拘泥。在经与权的关系上,他在《断刑论》中进一步发挥道:“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全在是否恰当。“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权变只要符合道义就足矣,无需考虑过多。这对于管理中的灵活变通,确实有所裨益。然而,也有可能走到另一方向。永贞革新的失败,一大原因就是这批年轻新贵不按常规打破章法造成的。所以,柳宗元的这种论述,可以促使后人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打破常规与规范程序之间取得平衡?

  在《六逆论》中,柳宗元对《左传》所载的卫国大夫石说的“六逆”进行了分析。六逆是指“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六种行为,向来被人们看作致乱根源。柳宗元则认为,“少陵长、小加大、淫破义”确为乱源,而“贱妨贵、远间亲、新间旧”却是求治之本。他论证说,“贱妨贵”是指择嗣违反嫡庶准则,“远间亲、新间旧”是指选官用人打破亲疏远近关系,然而按照嫡庶择嗣,按照亲近故旧选官,就有可能贵、亲、旧而愚蠢,贱、远、新而圣贤。择君置臣是治国要务,只能求圣贤,不能看嫡庶亲疏远近新旧。柳宗元的这种说法,在当时属于振聋发聩的言论。但这种言论影响到当时的太子选择,彻底得罪了宪宗,也导致了八司马翻不了身。所以,柳宗元的这一论述以及他的遭遇,又可以促使后人进一步思考,在“正确的”与“现实的”道理面前,管理者应当如何考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liuzongyuan/3203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